医美APP乱象与国内美容行业发展不规范有着紧密联系。除了消费者要提升美容消费素养外,更需要及时祭出法律之剑,同时从国内美容行业深度发展规范做起,用巨大的违法代价遏止违规医美APP不敢也不能再为。
■鞠实
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升温,整形、医美成为不少爱美人士的选择,医美APP平台应运而生。然而,不少用户表示,一旦进入医美APP便成了商家“精准围猎”的目标,所有浏览内容都与商业紧紧绑定。再加上平台对入驻商家、发布内容审查把关不严,为不正规的从业者提供了生长温床,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医美市场规模2017年已达1925亿元,居全球医美市场第二位,预估到2022年,我国这一市场有望达到4810亿元,居世界首位。面对国内迅速膨胀的医美市场,不管是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是确保这一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有关方面都应该把其有效规范在健康的轨道上。
然而,时下众多原本定位为“社区+点评+团购”,本应从提供咨询、服务用户的立场出发,打造以内容创作、社群参与以及线上预订为主的商业模式,吸引用户和医美机构,弥合供需两端信息鸿沟的医美平台APP,却在自我发展中偏离轨道、自甘堕落,沦为一些美容商家等的“帮凶”,制造了一出出行业发展乱象。
综合来看,时下不少医美APP上的乱象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野蛮营销,强行“洗脑”,用所谓的明星等图片和故事,给人强行灌输做美容的重要性;贩卖焦虑,制造需求,用所谓的科学测算消费者不够标准美,诱导其及时美容;“出卖”用户,泄露隐私,通过注册APP等把个人信息贩卖给一些美容机构等谋利;含沙射影,话术“隐晦”,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把消费者向其特定的美容机构诱导;移花接木,真假难辨,用购买的假明星等假照片和故事,侵犯他人肖像权等,增强诱导可信性;包装美化,竞价排名,一些医美平台还存在“出钱多内容靠前”的竞价排名现象。
这些行为归结起来,就是虚假宣传违法广告、诱导消费牟取暴利、违法买卖个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肖像等权利。而这些不管是隐晦间接,还是恶意直接,都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是不可接受的违法行为。
我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广告法》也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医疗等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依法严管,才能遏止医美APP“美丽陷阱”。面对医美APP乱象,除了消费者要提升美容消费素养外,更需要及时祭出法律之剑,用巨大的违法代价遏止违规医美APP不敢也不能再为。
当然,从根本上说,有需求才有供给,时下国内医美APP之所以有如此乱象,还是与国内美容行业发展不规范有着密切联系。就此而言,规范医美APP乱象,就必须同时从国内美容行业深度发展规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