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5G发牌一年 你是否还有许多问号
作者:武晓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2020年6月,我国5G发牌一周年。一年里,中国5G加速前行的状态令世界瞩目。千行百业正张开双臂迎接5G的到来,拥抱5G的精彩。
  在经历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考验之后,5G基站建设情况如何?5G商用情况如何?5G应用是不是已经成熟?5G基站辐射是不是对人有害?现在是不是应该换5G手机了?
  ……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你,虽然听说过5G,但一定还有好多疑问需要解开。
5G基站建得怎么样了?
  对用户来说,5G最重要的是基站,那么目前基站建设情况到底如何呢?“商用一年来,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召开的“5G发牌一周年线上峰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表示,基础电信企业建设的5G基站已经超过25万个。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将建设5G基站超60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现在在祖国大地上,每一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基站。”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5G加快了建设速度。“‘全球5G看中国’不是狂言,而是事实。”《通信世界》主编、通信业资深人士刘启诚说,“从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上看,过去一年,中国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答卷。”
  刘启诚说,今年是我国5G网络建设的关键年,三大运营商在年初就制定了全年建设50多万座5G基站的目标。事实上,从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的情况来看,5G牌照发放一年来,建设一直在加速。
  三大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虽然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5G建设不仅没有延缓,在建网速度和发展规模上反而超出了预期。
  根据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据,在与联通共建共享短短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电信已开通5G基站14万个。其中,在全民抗击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电信在多地新增开通疫情防控专向保障5G基站1000多个。随着疫情逐渐平稳,中国电信提速度、抢进度,加快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前不久,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启动5GSA无线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采购规模不少于25万个基站,力争在三季度末向社会提供5G服务的基站数量超过30万个。届时,全国所有城市地区、部分县城及发达乡镇的广大用户都可以享受到中国电信高速优质的5G网络服务。
  据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彦州介绍,中国联通已经建成开通(含共建)的5G基站累计达到13万个,到今年底,5G基站总规模将超过30万个,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覆盖。热点区域将建成200MHz超大带宽、峰值达2.5Gbps超高速率的5G网络。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5G基站已超过14万个,力争在第三季度提前完成2020年累计建成5G基站30万个的目标,确保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今年4月30日,中国移动建成并开通了珠峰6500米前进营地的5G基站,实现了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这也刷新了世界5G基站建设的新高度。“运营商也在加快边缘计算、云网融合等能力建设。”刘启诚说,“今年4月,中国联通发布了全球首张MEC规模商用网络,探索边缘云应用加速、算力经营等场景的测试实践,为5G云游戏、VR直播、8K超高清视频等业务的井喷式爆发做好铺垫。也是在4月,三大运营商发布了《5G消息白皮书》,宣布共同启动5G消息业务。此外,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达成协议,启动700MHz的5G网络共建共享。”
  中国铁塔成立五年多来,与电信企业一起深化共建共享,新建铁塔共享率由14%提升至80%,支撑物理站址规模增长了1.2倍,助力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移动宽带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和基站建设速度显著提高。5G频率更高,站址更密集,基站设备功耗更大,投资规模十分巨大。在2019年6月6日5G商用牌照发放仪式上,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表示,中国铁塔将进一步深挖共享潜力,发挥好统筹共享作用,快速、经济、高效地建设5G基础设施。
  一年来,中国铁塔建成的25.8万个5G基站中,超过97%的建设需求是通过利用存量资源来满足的。新建的1346个地面站址中,利用社会资源416个,占比超30%。5G商用一年来,中国铁塔与电信企业密切协同,发挥规模化建设、专业化运营优势,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建成5G站址25.8万个,有效支撑了5G网络快速低成本规模商用。
  关于用户十分关注的5G基站辐射是否达标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事实上,5G基站所有辐射都是符合标准的,而且中国的标准要比欧洲和美国严格得多,所以在这点上希望大家能够支持5G基站的建设。”
5G应用到什么程度了?
  “5G商用一年来,全国累计开展5G创新应用400余个。”鲁春丛说,“这些应用广泛涉及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600余个。”
  而最能让普通人感知到5G的,莫过于疫情期间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大显身手的5G应用了。5G远程医疗、5G高清视频、5G巡检机器人等应用,都是在抗疫期间落地生根并为人熟知的。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表示,随着5G在抗疫中应用的不断扩展,5G的价值将不断释放,为我国提升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在疫情防控初期最艰难的时刻,中国联通开通了火神山、雷神山5G网络,依托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为重症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同时为亿万观众搭建起5G直播平台,共同守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那些通过高清“云监工”日夜守望的人们,在疫情初期的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难得的欢乐。
  在5G远程医疗方面,中国移动为全国31个省、市、区和5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了5G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疫情防控系统、云医院等34项服务,并支撑“国家远程中心会诊平台”建设,承担国家卫健委指定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国家级远程会诊任务。助力构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为中心辐射多家医院的5G远程医疗体系,实现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抗疫医院的服务。通过提供5G多学科会诊、5G床旁会诊、5G远程超声等一体化服务,助力北京的专家24小时远程备勤联系,指挥指导一线医生的救治工作。解除一级响应以后,在武汉市建立的36个城市实景5G直播点,让大家共同见证了武汉的重新起航。
  早在1月下旬,中国电信就联手上海联影推出了“5G+云+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该系统已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现场通过“5G+云+AI”的模式及时将患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上传到云端,同时AI算法快速分析病毒类型,将原本需要5-15分钟的CT阅片在1分钟内完成,极大地提升了疫情诊疗效率。
  抗疫期间,除了推动“5G+医疗”的应用外,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数百家隔离点等有需要的重要场所,运营商用超高速度新建的5G基站,为医疗救治、集中隔离提供了全方位的通信保障。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运营商积极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深入实施5G+计划,从日常生活到工业制造,从健康医疗到万物互联,面向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金融、媒体、智慧城市等15个细分行业,重点打造100个高质量5G行业应用“样板房”。例如,中国移动联合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宁波港打造首个5G港机远控的5G+智慧港口,实现人力投入减少75%;与全球第二大化纤企业新凤鸣联合打造5G+智慧工厂,解决了行业公认的飘丝飘杂难题;与汽车厂商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5G乘用车和国内第一辆商用5G自动驾驶园区车;与知名医院合作,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脑外科人体手术;与电力企业合作打造5G智能电网和全国首个5G智慧电厂;针对教学质量提升、优质资源共享、校园智慧管理三大核心问题,推出了5G智慧校园综合解决方案;结合5G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湖北武汉打造长度达159公里的全国最大城市级5G车路协同示范区等。
  中国联通“三千兆”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涵盖居家、工作、出行的全场景立体化的高速上网环境,全面满足用户各类网络接入需求。为构建5G行业应用新生态,中国联通2019年开展了“灯塔行动”,发起成立“5G应用创新联盟”和“领航者计划”。一年来,“灯塔行动”培育出连接+、融合+、生态+三大类40余款产品,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已近800家。成立了5G创新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打造5G行业应用项目超过200个。
  中国电信联合200多家5G生态合作伙伴,成立5G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协同研发促进产业成熟;联合14家产学研用单位,共同成立中国电信5G产业创新联盟,129家会员单位齐心协力推动5G创新发展;成立5G终端联盟,联合产业链共同推动丰富5G终端种类;参与工业互联网联盟,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及生态构建。
  随着5G建设不断推进,5G的应用方阵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将极大地提升生产力,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应用层面的摸索才刚刚开始,“杀手级”应用还远未出现。“我觉得5G融合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在日前召开的“2020新基建5G发展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移动领域副主席李珊指出,融合应用是5G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困难,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5G目前在技术、产业、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挑战,需要联合创新,探索新需求、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
5G资费和终端价格贵吗?
  不换卡、不换号就可以享受5G服务。据鲁春丛介绍,一年来,我国5G用户已达到5000万户。
  “总的来说,5G套餐价格在下探。”通信业资深人士焦立坤说,“去年11月1日,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正式上线时,最低的套餐价格为每月128元,而近期运营商的5G套餐最低每月只要88元。”
  5G套餐资费定价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好消息是:三大运营商的资费较去年都在逐步下调。
  以北京地区为例,运营商不仅都在进行5G套餐的促销活动,而且4G用户也可以选用5G优惠套餐。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用户承诺12个月在网且套餐不降档的条件下,每月原价128元的5G畅想套餐优惠价为88元。中国电信北京公司用户预存100元话费并承诺连续使用24个月,即可享受合约价,如原价每月129元的套餐优惠价为103元,169元的套餐优惠价为129元等。中国联通北京公司用户只要预存200元话费并承诺在网一年或两年,就能享受5G套餐的不同折扣,如网龄三年以上的可以打七折,即129元的月套餐最低可优惠到90元。
  终端是移动通信最终的“落脚点”,5G精彩的个人、家庭体验以及先进的行业应用,都需要终端来承载。据鲁春丛介绍,在5G商用一年后,我国5G终端产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5月底,我国共有145款5G终端获得入网许可证,其中135款为5G手机,国内5G手机终端累计出货量5985万部,相关5G终端连接数超过3600万个。预计2020年底,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亿部。与此同时,5G手机价格不断下探,全民5G的时代正加速到来。
  中国移动在“三多一新”的5G终端总体策略下,从多模式频段、多终端形态、多用户选择,以及新产业生态等方面,推动终端乃至整个5G产业的发展。一年来,中国移动加深与泛智能终端、渠道生态的广泛合作,共同推进5G泛智能终端与渠道生态建设。截至2019年末,中国移动在泛智能终端合作品牌已超过240个。5G发牌一年来,中国移动投入大量资源,联合产业链加快推动5G终端发展成熟,带动终端消费;提升终端性能,引导推出5G终端全面支持多模多频,扩展终端通用性;丰富终端类型,加强终端与应用的融合营销,大力推动5G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形态5G终端发展;降低终端成本,与终端厂商深度合作,推动终端价格下探,推广新型销售模式,降低用户购机门槛。截至2020年4月,已经有96款5G手机终端获得了入网许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0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手机5月份出货量3375.9万部,其中5G手机占比已达到46.3%。
现在换5G是时候吗?
  5G终端新品迭出,即便是疫情期间,各终端厂商也在不断召开云发布会推出新品。5G手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入手门槛在不断降低。在5G商用一周年之际,消费者到底要不要换5G,这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问题。“没有换手机的动力。”一位网友在微信讨论群里明确表示,如果仅仅是网速快了一些,看不出来换5G的必要性。“何况就算是明年,5G覆盖也达不到现在4G的水平,大部分区域还是回落到4G信号。”这位网友说。
  这位网友的看法不是空穴来风。工信部公布的5G用户数是5000万户,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透露,5G套餐用户实际上已突破7300万户。“并非所有的5G套餐用户都在使用5G网络,有2300万个5G套餐用户并没有使用5G网络。”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用户的5G手机,还会经常出现‘你的手机已超出5G服务范围,请稍后再拨’的情况。”
  也就是说,即便你购买了5G手机,由于网络覆盖不到位,你的手机也不一定在使用5G网络。此外,由于5G套餐可以供4G用户使用,并且包含更多流量等权益,因此,目前套餐内的5G用户也有很大比例是非5G用户,即拿着5G手机,却依然在使用4G网络的用户。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宋女士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能会尝试5G,换5G手机。这意味着,虽然5G手机价格持续下降,但由于本身价格高企(低端手机也在3000元上下)的现状,以至于很多用户并没有条件尝鲜。
  《通信世界》全媒体发布的《5G手机消费报告》显示,5G手机用户在一线城市占比最高(65.9%),三四线城市比较低。主要原因一是目前5G手机的价格并未降到千元机的水平;二是目前一二线城市5G网络建设更快、覆盖更好。虽然已经发牌一年,但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对5G仍然持观望态度。
  5G既然还不是刚需,那么,平均月收入就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上述报告数据显示,已购买5G手机的用户,平均月收入超过8000元。
  “今年的5G手机只是过渡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在微信群讨论中说。上述报告显示,68.7%的消费者近期没有购买5G手机的打算,原因是目前网速和信号覆盖不够理想。
  “在5G手机的真正应用场景方面,大部分手机厂商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位业内人士说。5G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主要是针对行业应用的,厂商如何充分利用全新网络环境的属性,推动消费端需求进化,解除消费者需求的痛点,是值得全行业思考的。
  一年来,以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链各方聚焦了很多应用场景,面向个人和家庭打造了全场景沉浸式的体验。例如在数字文化、体育、演艺等领域,提供5G超高清视频、真4K直播和VR业务;推出具有“超高清、实时互动、多屏展示”的产品,面向用户打造个性化、社交化、交互式新型体验;提供“超高清、无延时、云端运行、即点即玩”的云游戏;围绕5G网络特性,打造更贴近年轻人兴趣和需求的互动短视频即拍即玩产品以及5G云盘、5G云手机、5G新消息等。但要达到4G那样的广泛应用和高度认可,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指出:“放眼下一年,我们清醒地看到,虽然阶段性成果已经达成,但5G的全面发展还有难题需要去解决,还有壁垒需要去打破,还有技术需要去突破,还有产品需要去完善,还有模式需要去创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互联】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G发牌一年 你是否还有许多问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