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镌刻历史印记的沈阳工业遗产游
作者:王文郁
图片


    图:中国工业博物馆正门。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遗存,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当繁华褪去,那些承载着昔日荣光与记忆的工业遗产该何去何从?沈阳铁西区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沈阳铁西区的装备制造业工业遗产群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经开发利用以不同形式向世人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有的老建筑外观被重新设计建设赋予新的内涵,但内部仍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工业藏品,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重工业生产的恢弘场景;“工人村”老建筑群被完好保存,行走其间难免会触发难以忘怀的温情片段……
  6月中旬以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沈阳市铁西区综合利用工业遗产开发旅游项目进行了调查采访。
“铸造”国字号工业博物馆
  铁西区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位于该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近被评选为“沈阳新十景”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在全市工业遗产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在1956年被正式定名,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专业化铸造企业。2007年4月,该厂升级改造搬迁,铁西区委、区政府经反复论证,决定把铸造厂的一车间改造成铸造博物馆。在保留原厂的混砂、落砂、排砂、抛丸等系统,保留冲天炉、10吨天吊及运输轨道、举架高达30米的厂房基础上,营造工人生产场景,主体建筑基本保留老铸造厂一车间的原貌。
  经过不断改扩建,这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藏工业藏品18600余件,其中被国家定级的三级文物154件、一般文物165件,被工业遗产游爱好者视为必访之地。
  通过展示大型工业厂房遗址、记录时代精神的机器设备和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工业发展历史,中国工业博物馆呈现给游客工业历史进程中的文明与进步,成为全国建设工业遗产游的一个标杆。
因地制宜保护“工人村”
  与中国工业博物馆同样具有典型性,但内容上完全不同的是铁西区“工人村”建筑群,被称为“共和国崛起的第一处工人住宅区”。从1952年12月第一期工程完工,到1954年、1957年续建,“工人村”形成了143栋建筑,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的建筑群。
  如今,“工人村”早已发展成为工人新村,一些老工人宿舍逐渐被拆除,周边高楼林立。为保留当年的记忆,部分工人宿舍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新做了整修,还改造了一处工人村生活馆,复原和展出各个年代工人家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目前,工人村建筑群分别是铁西区、沈阳市和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生活的酸甜苦辣,像密码一样留存在“工人村”的历史中,老建筑群遗址则封存起人们满满的回忆。
文创融入遗址开发利用
  “重现”还是“新建”?对于打造工业遗产游项目来说,这是道必解题。除了专业性和独特性,铁西区内更多的是匠心独具,将工业遗产与文化、餐饮、健身、书画、摄影等打造成融合体,相互依赖又各展所长。
  1905文化创意园是东北地区大型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依托原沈阳重工集团二金工车间的工业遗址,以标志着沈阳工业起源之年的“1905”为名称。自2013年创立以来,该项目以丰富的空间内容和产业化运营思路,让一座沉淀了共和国40多个“第一”的工业空间转变成为沈阳文化地标。
  红梅文创园项目则见证了沈阳红梅味精工艺技术的演变历程。景区充分尊重工业遗存保护,同时融入国内外设计大师手笔,将艺术、教育、演绎、展览等多种文化业态进行了全面整合。
  6月17日,“夏凉避暑、魅力五城,沈阳经济区1小时都市旅游圈欢迎您”活动拉开帷幕,“奉天工场”项目推出的火车文化街区被重点推介。“奉天工场”项目原址是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工厂,项目方本着对原建筑设计的尊重,专程采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砖对老厂区进行全面加固和修缮,用建筑语言阐释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变迁。据悉,火车文化街区预计8月对外开放,主要业态将涵盖咖啡厅、酒吧、书屋、篮球场、网球场、摄影展、工业产品展等。“力求将艺术、商业、工业、建筑、教育等多元素融合在统一空间,是‘奉天工场’的使命所在。”这发自“奉天工场”的心声,在沈阳铁西区,已经被众多工业遗产游项目的参与者们反复实践着。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镌刻历史印记的沈阳工业遗产游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