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明 张薇本报记者 张文章
从昔日的路边摊成了拥有两家门店的网红店,生意火爆时一天能卖700多碗凉皮。“凉皮哥”周桂东一下子出了名。日前,周桂东将一面写有“感恩一路上有你,尽职尽责爱百姓”的锦旗送到了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市场监管所,感动地说:“非常感谢你们的真情帮扶,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成长,才有了我的今天。”
关注路边摊 帮忙找师傅
周桂东曾经是个电脑维修员,2009年从江苏怀惴着梦想来到厦门准备闯出一片天地,干了两年的电脑维修工作后,周桂东拾起当年向邻居学习的凉皮手艺,决定转行创业卖凉皮。周桂东将自已的凉皮摊点选在了洪文厦航宿舍附近,先后用板车、三轮自行车和三轮电动车摆摊。一开始生意并不理想,每当城管巡查时,他还得赶紧开车跑路。
过了几年东躲西藏的苦日子,莲前市场监管所前埔南段段长傅君国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偶然发现这个年轻人天天早出晚归,勤劳吃苦,就主动了解起他的情况。周桂东也感受到了傅君国的热心友善,向其诉说了自己的困境。傅君国认为东躲西藏不是长久之计,建议周桂东把小摊子搬进店铺里“正规化”起来。但周桂东也有自己的担忧,高昂的店租大大增加了成本,如果生意不够好根本无法支撑,想要“正规化”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傅君国告诉他想要有好生意就先要练出手艺,更要确保食品安全,建议他去网上多找找相关的资料,看看别人的凉皮是如何做出来的,并热心地帮他介绍了做凉皮的老师傅。周桂东通过向老师傅学、上网学,不断地改良自己的酱料配方,逐渐地他掌握了酱料的技巧。
牵线找店面 指导办证照
仅仅有好手艺,却没有店面,就意味着不能办理证照,周桂东的“正规化”之路也会戛然而止。热心的傅君国又主动帮忙联系了洪文六里附近的物业公司查看是否有适合“凉皮哥”经营的店面。最终,在他的协助下,周桂东租用了一间位于洪文六里街铺拐角、租金性价比较高的店铺。
店面的问题解决了,周桂东又担心办理证照的门槛要求高、行政手续复杂,直犯愁。莲前所工作人员就耐心地介绍证照的办理流程、相关政策,并一次性告知需要准备提供的材料,手把手地指导他进行办理。莲前所监管中队负责人廖贤生还多次到现场对其进行耐心指导,对于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设备设施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帮助其设计出合理的加工场所布局流程。2017年,周桂东终于取得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走上了正规化经营的道路。傅君国又为其详细地讲解餐饮相关台账记录方法以及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免去了他的后顾之忧。
周桂东的店面干净敞亮,也有了明档厨房的操作专区,食品安全有了保障,客人吃得更安心、更舒心,回头客也络绎不绝,还吸引了《厦门晚报》《海峡导报》等媒体的美食栏目前来试吃报道,人气更旺。
线下线上 齐头并进
因为生意实在红火,周桂东已陆续开了两家分店,他负责老店,老婆则接手了分店。虽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做生意,但租金压力也还是不小的,每月两家店铺光租金就一万余元,一个月下来扣除租金,收入就所剩无几了。傅君国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找他谈心,告诉他想要做得更好、跑出更高的单量,必然要上外卖平台,并指导他在经营范围上申请增加了网络经营项目,把经营扩大到网络上,发展网络餐饮,引导他与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经营,结果很快成了网红店。
周桂东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虽然租金贵,压力不小,但在老傅的指导下,我开展网络经营后,外卖平台上的订单量很多,疫情期间也靠着网上订单多挺过来了,目前收入也还是很可观,太感谢了。”说着,周桂东手机上又传来了饿了么的外卖新订单提示音。
渐渐地,“凉皮哥”名声越来越响,居住洪文厦航宿舍的空姐们对该店的凉皮尤为喜爱。就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专门从岛外坐公交来到洪文,只为尝到“凉皮哥”亲手做的凉皮。买凉皮的人多了,小店前经常排着长龙,每天中午11点准时开门,营业到晚上10点。现在,“凉皮哥”每月都能攒下一万余元。
创业9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莲前市场监管所傅国君等市场监管人的无私帮扶下,周桂东一路走来,慢慢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无可取代的凉皮美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