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在常州一处分拣包装仓库内,工人们正在捆扎大闸蟹。 安顺/图
图三:工作人员在给包裹贴单,传送带直连邮政物流车,装满即发。 胡伟/图
图四:9月16日,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 穆功/图
图五:消费者通过陕西渭南邮政的拼多多店铺凌晨下单农产品,渭南邮政连夜打单,装好货后凌晨发车。 胡伟/图
长三角地区既是我国农业重要产区,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需求规模比较大的地区。推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是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新电商拼多多通过加强生产者培训、制定行业标准、畅通流通渠道、加强农货产销对接等多种方式,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加快升级。
一体化打破“大国小农”格局
“如何把亿万小农纳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今天讲到的长三角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就是在小农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一体化。”9月16日,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农业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在当天下午举办的长三角现代农业一体化论坛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指出,虽然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发展,但大量的农产品仍然是单门独户的小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差异大,也很难做到标准化。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也很难辨别。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昆松指出,农产品的特点就是广、小、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聚集人力物力来推进其发展,信息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可能。”陈昆松说。
顾益康认为,要想改变“大国小农”的格局,首先要把小农户变成大农户,推动家庭经营的适度规模化和家庭经营的专业化;之后要推动合作社的建立,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同时要建立区域公有品牌。“在这个基础上,就像今天的拼多多一样,把线上线下连接起来,把数字化和产业化结合起来,把大品牌做起来,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顾益康表示,实际上合作社就是生产领域的“拼多多”,把生产领域拼大。“两个‘拼多多’联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拼多多’。”顾益康说。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叶军平也表示,拼多多作为新型电商的行业翘楚,拥有平台、品牌、市场、资金、大数据等多种优势,希望拼多多以及各个参会的单位、企业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新农业人才电商培训、数字农业新基建等领域加强合作,为以大闸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我们通过‘拼’的模式把原来需求端特别分散的消费行为,汇聚成短时间海量的同质消费需求,帮助农户获得稳定的订单,推动流通环节,甚至生产环节发生变革。”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现在“拼”的模式在农产品产销上已经取得比较好的发展,拼多多2019年农产品交易额达到1364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500亿元。2019年平台农产品订单量超过10万笔的SKU(库存保有量单位)超过1500款,其中还诞生了很多新的网红产品,如云南地区的雪莲果、人身果。陈秋认为,未来,平台通过品牌塑造、直播带货、百亿补贴等措施,还将挖掘出农产品产销更大的潜力。
标准化让消费更放心
金秋九月正是吃河蟹最好的时间,这个时候也是螃蟹产业争议最多的时候。陈秋表示,通过调研发现,消费者遇到的吃蟹难题包括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产地不明的高价洗澡蟹、过水蟹,价格虚高,缺斤少两,半斤蟹绳半斤螃蟹等,使得消费者对于大闸蟹消费,甚至整个大闸蟹行业失去信任。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葛家春分析指出,在线下销售的时候,蟹农对定价的话语权不够。因此蟹农会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比如电商。但线上销售的不足之处是,消费者在拿到大闸蟹之前不知道其规格、重量和品质。而标准的缺失、品牌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又造成大闸蟹市场价格高企,品质参差不齐,同时还存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问题。“大闸蟹有国家标准,有区域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但是现在还没有品质标准,因此我们认为,大闸蟹要有一个线上销售的标准,以此来规范大闸蟹在线上的销售。”葛家春表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拼多多一起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的初衷,一方面是帮助蟹农节约养殖成本,另一方面是规范商家,打击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从而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据了解,云拼节首次在行业内推出大闸蟹“足斤足两”概念:商家承诺足斤足两之后,将在标题页和详情页显示足斤足两标签。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以对螃蟹去绳后称重,损耗高于行业标准(失水率超过7%),平台将会进行赔付。
据透露,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拼多多将探索制定更多与大闸蟹电商相关的产业标准。
促进产销对接让多方获益
“农业最根本的问题是产与销的对接问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表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就是多和少的问题:一旦某种产品热卖,大家就争相上马,于是就出现积压,腐烂等问题,这是多;农民遭受损失,立即停止生产,市场上又出现少的问题。“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帮助产业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产销对接方案。”王华说。
目前,拼多多平台每天的日活用户达2.6亿户。陈秋表示,这些用户每天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需求,当需求量足够大时,再个性化的需求也会变成同质化的需求。如果平台的技术、系统能够很好地理解、归纳、收集这些信息,并将其推送给上游生产制造业,他们就能按照精准的需求进行生产,平台再把定制化的商品精准地匹配给提出需求的用户。这个过程就是产销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稳定的订单增长,并由此开辟了新的品牌化道路,而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很好的满足。”陈秋说。
云拼节上,拼多多发布“新蟹农计划”。蟹农将在平台的帮助下,转型成为大闸蟹电商商家,通过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获取了流通环节的利益,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需求,优化源头养殖模式。“平台将通过从培训、入驻,到资源扶持、流量倾斜等一揽子新蟹农计划,带动一批优质的新蟹农,成长为地方代表性企业,并且用2到3年的时间,助力各大主产区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真正帮助更多优质湖区的大闸蟹走向消费者。”陈秋表示。
据了解,新电商拼多多一直积极联手各方加强农产品的产销对接。9月19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与拼多多在北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产品进城及扶贫助农相关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
中国邮政将充分发挥资金流、物流、商流“三流合一”的优势,为拼多多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中国邮政还将发挥邮政企业直达源头的优势,利用3年时间打造150个中国邮政农产品基地,为拼多多平台从源头供应优质农产品。
其实,从2016年起,中国邮政的地方分公司就在刚成立的拼多多平台上开启了第一波农产区的电商试点,并在接下来4年内,从北至南,从西到东,推广到多个省市。拼多多通过大数据赋能上游,把覆盖产区情况、物流条件等信息上传,让流通标准化,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发全国各地消费者。地方邮政则把电商与物流合二为一,秒发、流通可控,建立了农产品上行的快速优势。 (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