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老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作者:吴秋余 邱超奕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即日起,本报开设“辉煌‘十三五’”专栏,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夏去秋来,河北省内丘县北赛村的酸枣种植林里,一株株一人多高的酸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像一串串喜庆的小灯笼。“今年收成不错,亩产能到150公斤,刨去成本,至少能挣40万元。”种植户闫振国笑得合不拢嘴。
  闫振国曾是一名采石工人,在大山里,他要搬起沉重的岩石毛料,锤制成5公斤重的方石砖。“赶上行情不好,干一年只能挣3万元左右。”采石对山林破坏大,县里越来越重视环保,闫振国退出了老本行。
  内丘县是名医扁鹊故里,酸枣仁是品质上乘的中药材。在相关部门扶持下,闫振国种了5000亩酸枣林,还创办了自己的生态农业公司。“来年收入还能增长。”闫振国的野生酸枣通过嫁接等技术改良,将逐渐迎来丰产期。
  “钱袋子”鼓起来的不光闫振国。近3年来,内丘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从不到10万亩增长至15万亩,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持续较快增长的居民收入,让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
  ——收入做加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
  凭着肯吃苦、勤学习,2016年加入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的务工人员张滢,从一名普通照护员成长为诚和敬养老驿站大兴区海子角南里站站长,月薪也从4000元涨到6000元。“现在大城市养老照护人才紧缺,我的工资逐年上调,最近报考了健康管理师,技能和收入还能继续增加。”张滢对未来满怀憧憬。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为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增长96.6%,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接近完成。
  ——负担做减法,个税改革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
  “现在每月工资多了700元,又不用交个税了,每年能多攒下3000多元,我正计划着年底给家里添置个洗碗机。”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职工高燕涛说,自己所在企业的很多员工都领到了减税“红包”。“到手的工资多了,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
  2018年8月,关系亿万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法完成第七次大修。数据显示,2019年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上2018年10月1日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优化税率结构翘尾因素,合计减税4604亿元,使2.5亿名纳税人直接受益,人均减税约1842元。
  ——结构更优化,城乡、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种地越来越有奔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华营镇来洼村农民崔金力兴奋地说。5年前,他的小麦地土壤板结、酸化,亩产只有350公斤,在当地土壤治理专家党永富指导下,他不断改善土壤环境,今年亩产超过600公斤,平均每年增收1万元。
  “十三五”期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居民、中西部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2015年的2.73缩小到2019年的2.64。
  ——保障有力度,民生安全网守护百姓“钱袋子”。
  “养老金年年涨,现在每月能领到近2000元,足够支付养老费用。”谈起现在的生活,江西鹰潭市信江新区社区养老中心82岁的娄坝水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到2020年,我国已实现基本养老金“十六连涨”,退休人员获得感持续增强。
  截至去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6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多人,一张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正为居民持续增收保驾护航。
(摘自《人民日报》吴秋余 邱超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