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银行卡在网上支付了16万余元,持卡人刘先生却没有收到交易所需的短信验证码,几天后才发现卡内资金被盗刷。在报警并向工商银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以下简称工行北太支行)、工商银行尉氏行政路支行(以下简称工行尉氏支行)索赔未果后,刘先生诉至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工行尉氏支行赔偿刘先生存款损失140209.98元及相关利息损失。
十余万元存款被盗刷
2016年1月27日,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刘先生刷卡购物时发现,手机没有收到银行的短信提醒。随后,他查询银行卡明细时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卡内的资金被盗刷了10多万元。于是,刘先生立即来到北京海淀花园路派出所报警。
据了解,刘先生的这张借记卡尾号是3865,于2003年12月15日在工行北太支行开立,预留的手机号码为138××××5922(以下简称5922手机号)。
根据刘先生的查询,2016年1月20日至24日,3865银行卡通过汇付天下支付金额100元、平安付支付2笔共计22000元、支付宝支付22笔共计73109.98元、快钱支付支付2笔共计1500元、银联支付6笔共计66000元、“易宝支付”支付100元。同时,3865银行卡收到通过支付宝2笔付款共计21500元、易宝支付100元、连连银通电子支付2笔共计1000元。
“上述 34笔交易共计支出162809.98元、5笔交易共收入22600元,都不是我操作的。我直接损失了140209.98元。”刘先生说。
预留手机号被更改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北太支行称,上述汇付天下100元的交易即为工银e支付交易,上述交易均需借助短信验证码才能完成,短信验证码均已发送到131××××1762(以下简称1762手机号)。
刘先生的预留手机号明明是5922,为什么变成了1762呢?工行北太支行提交的证据显示,刘先生于2016年1月18日在工行尉氏支行开立了尾号5217工行卡,并在开户后使用1762手机号在柜面注册开通了5217工行卡的工银e支付业务。
工行北太支行称,虽然刘先生2016年1月18日没有办理预留手机号码变更业务,但因注册工银e支付填写的是1762手机号,故该手机号自动变成了柜面预留的手机号码。因此,上述交易信息的短信验证码均发送到了1762手机号上。
然而,刘先生对此极力否认。“我根本没有1762手机号,也没有去尉氏支行办过卡。”刘先生说,5217卡是他人盗用其身份开户。
银行赔偿全部盗刷款
海淀法院查明,工行北太支行与工行尉氏支行开户时,刘先生身份证的其他信息及照片均一致,但身份证有效期限不同。工行尉氏支行也没有提交刘先生办卡时的影像资料进行举证。
经审理,海淀法院认为,5217卡系他人冒用刘先生身份信息开立并开通工银e支付业务,1762手机号同时系他人冒用并被默认为预留手机号,导致刘先生的5922手机号无法收到工商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无法得知涉案交易的发生,因此可以推定涉案交易操作并非刘先生本人所为,系银行卡盗刷行为。工行尉氏支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未能准确核实办卡人的真实身份,存在明显过错,其过错行为与刘先生的实际损失存在因果关系,已经构成侵权,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2018年6月10日,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工行尉氏支行赔偿刘先生存款损失140209.98元以及利息损失。
工行尉氏支行对一审判决不服,提出上诉。
北京一中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并于2020年10月13日作出了前述终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