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恒 文/摄
11月11日至13日,主题为“知识产权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 (以下简称专交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办。本届专交会凸显专业化、实用性,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产品充分展现了专利技术给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专交会特别设置的专利技术展示区看到不少令人赞叹不已的黑科技产品。
陪练机器人1分钟能发80个球
在专交会实物展厅,不少观众兴致勃勃地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陪练机器人切磋球技。这台机器人1分钟最多可以发80个球,且全方位覆盖球台。
记者了解到,这个发球机器人叫M-ONE,发球有短有长,灵活多变。该展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这款机器人由新松机器人与中国乒乓球学院合作研发,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M-ONE不仅还原了自然发球方法,提供个性化球拍快换,还拥有运动轨迹分析模块、动作分析模块等应用,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便捷交互,实时反馈训练数据。“M-ONE发球,短球够短,长球够快,落点精准,线路随意;高吊低搓,擦边擦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技能学习、健身锻炼及专业训练的需求。”该负责人说,和市场上类似的产品相比,该发球机器人的发球动作完全模仿真人通过摩擦产生旋转,通过在手机端设置旋转等级、速度等级和落点位置等,实现发球轨迹的全面覆盖,还原自然的发球动作。
据悉,通过长达6年的研发,该产品于今年正式上市,已在中国乒乓球学院投入使用。通过人机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陪练人员,颠覆了专业运动员的传统教学与训练模式。
全景多模态CT可“扫”512层
由沈阳东软医疗最新研制的无极512层全景多模态CT也在此次交易会上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
这台CT有什么特别之处?东软医疗市场部负责人刘居东告诉记者,这台CT能给人“看”得更细。“我们平时在三甲医院做CT,一般都是‘扫’到32层或64层,而这台CT可以达到512层,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该CT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让东软医疗走上引领超高端CT发展的技术前沿,也让我国在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该CT已在重庆、郑州等地几家大型三甲医院装机投入使用。
汽车后视镜“变身”摄像机
汽车后视镜相当于司机的第二双眼睛。如果这双“眼睛”加上了“大脑”的功能,又将是一种怎样的驾车体验?
在专交会现场,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集上百项专利于一身的电子后视镜。该公司总经理付红强告诉记者,传统后视镜就像汽车两侧的“耳朵”,而安装了电子后视镜的汽车,“耳朵”变小了,由两个小巧的摄像机取代,电子后视镜的两块屏幕则成为汽车的“内饰”放置于汽车左右A柱边上,摄像机所采集的路况图像实时显示到车内的电子后视镜上。
即便是夜间或雨天,摄像机反馈回来的影像也都相当清晰。在容易出现盲区或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摄像机的影像AI智能分析系统可以对车外风险进行预警提醒。同时,行车过程中遇到上下坡和转弯时,电子后视镜系统还可以自动变换视角,让驾驶者拥有舒适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