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月
11月25日,如涵控股在其官网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来自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议以每股普通股0.68美元(3.4美元每股ADS)的价格将公司私有化退市。
据如涵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如涵控股净收入总额2.49亿元,同比下滑9%,环比下滑1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3120万元,同比收窄38%。
近几年,网红经济成为热词,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红人意味着流量经济。《2020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提到,2019年中国MCN机构数量一举突破2万,相较2018年翻了近4倍。
2014年,如涵成功孵化了“网红”张大奕,开启了“网红电商”模式,同年获得赛富亚洲A轮融资,2015年获得联想君联资本领投的数千万B轮融资,2016年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数亿元C轮融资,同年登陆新三板,2018年,GMV突破20亿元。2019年如涵赴美上市,成为“网红电商第一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涵虽然竭力在培养新的网红,但是目前仍困于公司超大部分的营收由张大奕等头部创造。其他红人们创造营收比例还是太少。加上从上市以来,如涵市值进一步缩水,未被资本市场完全认可。因此,如涵私有化之路也在意料之中。
与此同时,直播电商成为今年大热的领域,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布局这一领域,如淘宝直播、京东直播、苏宁直播、拼多多直播等,以及抖音、快手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崛起,进一步瓜分了直播电商市场。当下大热的主播李佳琦、薇娅等也在竞争上给如涵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如涵在其头部网红主播优势上并不明显,并未很快调整并适应新的直播电商环境。
因此,网红电商第一股面临退市命运,赴美上市不到两年,即快速陨落,业绩下滑,市值断崖,私有化成为如涵的无奈选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涵从网红电商平台转型网红孵化营销MCN机构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直播电商大火,行业提前进入下半场和洗牌期,MCN机构的竞争也日渐加剧。
而面对当前直播电商鱼龙混杂的局面,政府有关部门也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对这一新兴市场进行管控。
11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造假;不得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存在违法违规或高风险行为,仍为其推广、引流。
11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头部直播间、头部主播及账号、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带货活动进行重点管理。
当前,电商行业已经开始从野蛮生长进入到精细化运作的全新时代,由图文转化为直播、短视频的营销方式也将进入强监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