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消费提示
免费共享充电宝可能盗取个人隐私
作者:记温婧


      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公号近日提示:免费赠送或试用的充电宝中或隐藏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便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商场里可租赁的移动电源、火车站叫卖的满电充电宝和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这些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文本信息和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泄露。
  网警提示:不要随意购买和扫描来历不明的充电宝,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或扫描正规公司的可租赁移动电源。当手机连接充电电源并询问“是否信任”时,需要提高警惕。
  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曾公开揭秘,当一个正常的充电宝拆开后,如果有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改造,就很有可能在内部加上芯片,当用户租借到被动过手脚的充电宝时,其信息就会分分钟被盗取。包括手机唯一标识码、通讯录、照片甚至是手机应用的账号密码等。即使拔掉充电宝,手机依然处于被控制状态。因此,尽量不使用小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和陌生人提供的充电宝,也不使用有破坏痕迹的充电宝。 (记温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互联】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免费共享充电宝可能盗取个人隐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