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E论坛
不要走进赛博朋克
作者:武晓莉


       当你用着高科技的AI算法驱动的外卖软件,叫了一份藤椒鸡肉饭;当你的脸被小区的门禁一遍遍扫描;当你每天用购物软件买回各种用品;当你带着金属的心脏起搏器走过安检时滴滴作响……你可能没有觉得异样,但实际上,尤其是随着疫情而加速到来的数字时代,已经让人们越来越接近赛博朋克——边缘且性格疏远的独行者。
  赛博朋克是 “Cybernetics”(控制论、神经机械学)与“Punk”(朋克)的结合词,背景是“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赛博朋克的情节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背景设在不远的将来的一个反乌托邦地球。经典的赛博朋克角色,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科技的急剧改变、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体改造等的深刻影响。
  游戏中的赛博朋克被科技大企业取得了绝对的掌控权,个体放弃了独立思考,要么变成游民,要么变成公司打工人。他们的生活被数据、技术掌控,他们能干的就是不断地改造自己的身体,以获得一点点的自主选择权。在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看来,这种想象,其实在当下有一大部分已经成为了现实。
  陈楸帆认为,高科技、低生活在让人们用生活方式享受慵懒的同时,不仅给社会、环境等带来很多的负担,而且不知不觉中让渡了自己的幸福感、独立思考的能力、选择权等。
  当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向设计目标不断做统计归纳与效果优化时,人类也一直在与系统不断博弈。当你为了游戏不肯走几步下楼时,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外卖系统和大量的包装原材料的浪费做支撑。当你习惯了外卖时,你的生活方式就正在蚕食你的生活,工作与生活已经无缝链接,你可能已经没有时间、精力和闲情逸致去做一顿饭了。当你的口味都被算法训练,忽然有一天你惊觉外卖并不能增加幸福感的时候;当你惊觉整个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与所谓的便利完全不成正比的时候,可能社会人到系统人的转换已经不可逆了,你已经走进赛博朋克,已经回不去了。
  乐观的人会认为计算构建的系统终究还是工具性质的,完全可以被人改造,除非将来有一天人类把控制权彻底交给人工智能。但肉眼可见的事实是:我们还没来得及优化系统,劳动者就已经被系统“排斥”了,个体的生活已经被异化了。蜂巢模式让快递员大量减少;社区团购让菜贩彻底失业;习惯了在线工作、在家购物点外卖的人,已经不习惯出门见朋友了……
  被困在网中的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数据来喂养着系统。而算法背后,不仅是一种新生活方式塑造,更会形成一种人格类型的构造。当你觉得一小撮番茄酱也要挤在一个塑料盒里不环保,因此不大点外卖的时候,已只是个体对汹涌的数字化浪潮的小小抵抗。
  科技向善的责任主体是谁?科技企业、政府还是消费者?
  在一切可能还来得及改变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要走进赛博朋克,不要让科幻中的可怕场景变成现实,可能就是倡导科技向善的价值所在。 (武晓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要走进赛博朋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