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密织药品安全防护网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侧记
作者:陈琼英 张文章


    ■陈琼英 本报记者 张文章
  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药品市场监管保障工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成了市场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近段时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聚集难点问题,从个体诊所药械质量检查、中药饮片治理、安全用药宣传入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
开诊所药械质检方
  群众的医疗需求为个体诊所提供了生存空间与市场。据了解,厦门市湖里区有各类个体诊所332家,多设于居民聚集区内。针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部分新开业诊所的药品购进验收、检查养护等登记格式不规范、不统一问题,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科设计了《药品购进、质量验收记录》《药品检查、养护记录》《近效期药品月报表》等文件的规范格式。对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围绕“是否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疗范围和执业医师处方权使用药品”“是否未凭处方变相销售药品”等6个重点检查环节,组织个体诊所全面开展自查,回收正常营业的325家个体诊所的《药品使用质量自查表》。通过自查问题,执法人员及时指导,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使用行为。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科还在仁和医院、伍心门诊部、国宇健康门诊部等湖里区内10余家门诊部,现场用心指导各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抓好个体诊所药械使用质量检查,包括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质量、无菌植入医疗器械、掌握药品检查的重点品种,以及采购验收、储存、登记等。
  该局还指导各市场监管所结合日常监管、药品抽检、禁毒工作、扫黑除恶等合理安排监督检查,促进各种专项检查工作有效开展。在以查代训阶段,坚持严格按照检查内容开展诊所、药店现场检查并记录;坚持监管教育中“抓手”和“拳头”的作用,规范和处罚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个体诊所及时整改,对3家药品购进票据保管不全的诊所给予警告,对1家未按规定做好防疫信息采集的连锁药店进行立案调查。
开中药饮片治理方
  中药饮片不仅有预防保健作用,也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湖里区有343家具有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药品零售企业和133家具有中医相关诊疗范围的医疗机构。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的督促下,上述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逐一对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围绕“是否存在非法加工、非法分装或者贴签销售中药饮片的行为”“是否存在违规经营中药饮片、超范围经营毒性中药材的行为”等8个重点问题开展全面自查和整改。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科所联动,对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整治行动,检查购进渠道、饮片质量、贮藏条件、养护情况及中药饮片外包装标签标识等,共对湖里区252家药品零售企业和91家一、二级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针对具有中医相关诊疗范围的医疗机构未按药品标签要求储存药品开具警告1起,针对药品零售企业未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开具警告2起,其中1家药店主动停业整改。
  在中药饮片检查整治中,执法人员发现主要问题为少数中医诊所药品购进验收无人员签字确认、中药斗未及时清斗、中药饮片外包装标签不完整、进销存数量对不上、中药饮片斗格内有蜘蛛网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予以指正,责令限期整改,并督促经营户切实做好中药饮片质量的养护工作。
开安全用药宣传方
  湖里区有厦门市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弘爱医院等多家大型医疗机构。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专家优势,不定期聘请医疗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养老机构等进行义诊咨询、开展科普讲座等活动。
  在厦门温馨家园伍心养老院,厦门市中医院药学科普专家、主任药师陈雪梅,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安全和老年人倍加关心的健康养生知识,进行了专业深入解读。在厦门市翔鹭小学、厦门启泰学校等校园里,药品专业监管人员在课堂上讲解什么是药品、如何合理购药、如何正确使用药品,深入浅出告诉孩子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蓝帽子”的识别作用和“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治疗疾病”的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百姓习惯于“小病进药店,大病进医院”,殊不知“凭经验”用药极易产生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定期在购物商城开展药品科普宣传活动。湖里区妇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厦门医院、厦门如心妇婴医院等单位派出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医学专家、药师的作用,积极参与现场义诊咨询和宣传活动。通过医学专家健康检查、医学咨询、药师科普服用药品的注意事项、用药禁忌;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讲解真假药品识别方法、科学储药等有关药品安全知识方面的问题,为群众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指导和答疑解惑,消除群众对常见病及慢性病的困惑及用药误区,拉近安全用药和群众的距离。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群众身边药店与诊所星罗棋布,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相连民生,必须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做好药品监管。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必须树立全面科学的健康用药观念,织密药品安全监管防护网,坚持以监管服务为民解忧,联系民心、凝聚人心、传递信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密织药品安全防护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