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强化标准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姜馨
图片
图片


    图一:“上海标准”发布会现场。
图二:辽宁举行“环境保护 标准先行”主题宣传活动,企业介绍实施应用标准情况。
■姜馨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99项、推荐性国家标准2137项,广泛开展标准咨询、标准解读、标准信息服务,有效缓解防疫物资短缺,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助力复工复产。
  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又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消费品、绿色可持续、工业制造、卫生防护、服务业、公共信用、政务工作等诸多领域。
适时发布标准 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标准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强化标准供给、加快疫情防控急需标准立项评估和报批审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按照即报即审的原则,及时审批发布消毒产品、医疗设备等14项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时发布全球首个《儿童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紧急组织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深入比对口罩、防护服等产品的国内外标准,组织开展我国标准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440余项标准的比对分析工作,形成中欧、中俄、中澳等标准比对分析报告236页。被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采信,有效促进了应急状态下国内外标准的转化应用。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还深入调查34家主要工业防护服生产企业压条机设备和压条机生产企业产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标准需求问题。新修订呼吸机、监护仪等标准,修改或等同采用了IEC60601最新国际标准,增加了有关风险分析、机械安全、物理安全等技术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更有利于提升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发“标准信息精准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数据库,集成全球多个国家和ISO相关防护产品标准千余项;对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团体标准信息,建立专人服务制度。
  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采用网络评估形式,加快完成疫情防控相关标准立项评估工作;建立24小时实时监控制度,确保企业和社会公众能随时随地查询浏览标准全文。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布了一批地方标准。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等5项地方标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智慧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农贸市场计量智能监管系统通用规范》《农贸市场智能计量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湖北、昆明、泰州等地市场监管局出台《新冠肺炎(NCP)疫情院前呼救响应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等疫情防控地方标准。四川省、广州市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帮助有关企业制定《非医用防护口罩》《非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儿童用防护口罩》等企业标准,为企业转产和扩大产能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标准帮扶 推动复工复产
  为加强标准帮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支持复工复产十条》中明确提出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并免收中外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标准时效性确认和标准翻译费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在《支持复工复产十条》的基础上,制定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六条,引导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通过做好社会关注标准解读、强化标准化技术服务、促进上下游产业标准信息交流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服务支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企业降低10%的条码服务费,减少50%的商品条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收费,免除湖北省企业的商品条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费。
  市场监管总局自2020年4月以来,共举办15期“标准云课”公益讲座,先后围绕呼吸防护装备、国内外防护服装产品比对、个人健康信息码、儿童口罩技术规范、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中外典型标准比对等热点标准进行解读,并在多个媒体和地方标准信息平台发布,累计8万多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实时在线、网络视频回看等方式收看了讲座内容。
  为支持各地政府关于复工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时推行分餐制的要求,2020年6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实施《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GB/T39002-2020)。指南基于不同用餐场景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分餐方法和形式,一般分为分餐位上菜、提供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方式。提出公勺和公筷作为常用分餐餐具,应该通过造型、材质、色彩和尺寸与个人餐具进行区分,并且印制“公勺”“公筷”字样等要求。指南为餐饮企业实施分餐活动提供指导,对于推动餐饮业复工复产、提振餐饮消费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为响应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复工复产需求,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还推进了《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交通运输工具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交通运输港站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项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回应热点 提质增效
  2020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根据《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覆盖设计、材料、生产、使用、评价、回收利用、处置等全周期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快递包装绿色化。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GB/T39735-2020)和《政务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工作规范》(GB/T39734-2020)两项国家标准,充分吸纳各地政务服务评价工作经验,首次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提供统一的方向指引和工作规范。全国11个省45家基层一线政务服务点试点先行,为标准研制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创新经验。如江苏12345政府热线将企业群众的“典型差评”纳入政风热线直播选题和典型诉求;甘肃兰州把纪检监察“码上监督”APP小程序嵌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同步监督;浙江台州针对差评问题专门建立“123”处置机制;湖北武汉建立“民呼我应”平台建设以及“双评议”评价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两项国家标准按照每个“差评”都得到整改的工作要求,覆盖事项、机构、平台和人员评价等内容,从百姓办事创业的“全事项、全渠道、全平台、全流程”角度出发,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
  2021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GB/T40040-2021)、《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GB/T40041-2021)、《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GB/T40042-2021)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聚焦餐饮企业、网络配餐、旅游餐饮三大场景,提出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的八项具体举措。其中,《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从采购、加工制作、物流、销售等方面,为餐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指导,推动餐饮业资源协同、集约高效发展。《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规定了外卖餐品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口味、份量、制作方法等信息内容的描述要求,便于消费者合理点餐、明白消费、避免浪费。《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围绕“节约、环保、放心、健康”四个方面,提出餐饮企业、绿色餐饮街区的经营管理和持续改进要求,推动餐饮企业提质增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3 ·15年度报告【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全消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化标准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