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提速 助力生活生产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金融系统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数字化转型助力开拓普惠金融新局面。同时,有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六稳”“六保”,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指出,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中国普惠金融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子支付、数字信贷、线上保险居于全球领先地位,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明显增强。
  2020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即将启航的关键之年。银行业、保险业取得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为促进国民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两增两控”推动普惠
  3月2日,中国银行举行新闻通气会。在谈及普惠金融成效时,中行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20年末,中行完成银保监会普惠金融“两增两控”监管要求,“两增两控”口径贷款6116.62亿元,较年初新增1987.14亿元,是2019年全年新增量的1.74倍,当年增速48.12%。贷款户数48.40万户,较年初新增8.65万户;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率仅为0.77%,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据了解,普惠金融工作的实质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老年人、贫困人群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两增两控”是监管部门提出的普惠金融指标。“两增”主要是指贷款金额和户数的增加,“两控”是指控制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和控制不良贷款。为了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自2018年起就针对普惠金融提出了“两增两控”的要求。
  据了解,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中行打出一套“组合拳”,如积极拓展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小微客群,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民生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等。同时,中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受疫情冲击出现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不抽贷、断贷、压贷。截至2020年末,中行共办理延期付息2291户,合计44.93亿元。
  近年来,有关贷款过程中第三方企业乱收费的现象广受诟病。助贷机构、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部分第三方机构高收费已经成为普惠金融降成本的“顽疾”。
  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丛林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2019年12月,福建龙岩、宁德被列入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福建银保监局在试验区多管齐下,探索压降第三方机构费用,减轻市场主体财务负担。例如按月监测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的规模、费率情况,对收费超过贷款平均利率50%的助贷机构,督促其采取市场化方式,推动降低收费水平,停止与收费标准过高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广500万元以下抵押物自评估或30万元以下林权抵押免评估,压降评估成本。目前,上述做法已在全省范围推广,共节约融资成本1.89亿元。
乡村成普惠金融主阵地
  2020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金融领域脱贫攻坚的主要参与者,普惠金融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扶贫协调处处长陈元浩在此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指出,近年来,银保监会一直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雷看来,脱贫攻坚背景下的普惠金融,通过发挥信贷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市场力量将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转化为生产要素,建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小额贷款、电商和物流等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精准扶贫的金融格局,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
  顾雷向记者细数了他研究的一系列金融扶贫典型案例:建设银行“N+建档立卡贫困户+微利信贷”扶贫模式、农业银行线上化产品“金穗快农贷”、微众银行“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
  据了解,截至2020年12月底,微众银行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落地全国41个贫困县区,支持4000多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项目总计为贫困地区贡献增值税税额13.24亿元,其中2020年新增超过4亿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农”服务,农行明显更接地气。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说,该行推出的“惠农e贷”实现农户贷款线上一键办理,全面提升了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截至2020年末,“惠农e贷”产品的余额已经超过3500亿元,惠及农户276万户。“在一些偏远地区,比如西藏分行根据高原产业特点,创新推出了一批贫困群众一听就懂、操作简便的惠农产品,如‘牦牛贷’‘青稞贷’等,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60亿元,西藏全区7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获得了农行的小额信贷支持。今年农行准备再投放1600亿元,让‘惠农e贷’惠及更多老百姓。”谷澍说。
  据了解,今年农行信贷力度不减,将重点做好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例如加大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打好种业翻身仗、乡村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围绕特色农产品产地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数字化普惠金融提速
  “惠农e贷”是农业银行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有益尝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均加大了金融科技的投入,加大普惠金融线上产品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5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例如建设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围绕小微企业实施流程再造,建立“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模式,创新推出一系列普惠金融专属服务方案。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研发的“中富翼贷”信用贷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智能风控体系,为县域乡镇内没有完整税务和财务报表、没有完整信用记录的普惠金融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试点仅7个月,发放贷款的笔数就占到全年新增贷款笔数的55%;新拓展客户2.94万户,大部分是没有央行征信或营业执照的客户,户均贷款仅4.5万元。
  顾雷指出,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8月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持续拓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智能化、场景化、综合化发展,为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银行、互金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指明了方向。
数说成绩
  截至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农村 (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近年来,银保监会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和主阵地。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贫困人口贷款近3万亿元和产业精准扶贫贷款4万亿元,累计支持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次。
  普惠金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全国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66%;保险服务的乡镇覆盖率达99.90%,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1.3亿城乡居民。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大金融机构均推出了非接触服务,银行业离柜率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银行业离柜率接近九成。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98%的受访者将移动支付视为其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较上年提升了5%。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户,占手机网民的86.5%。2020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达205.6万亿元,同比增长8.8%。银联网络转接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2.7%。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1 版:3 ·15年度报告【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全消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普惠金融提速 助力生活生产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