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品质安全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的最基本诉求,汽车企业需要用更具说服力的产品品质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品质安全 如何与新能源车发展相匹配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品质安全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的最基本诉求。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化步伐加快,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550万辆。围绕新能源车产品安全的讨论,也成为贯穿全年汽车市场的重要话题。
  然而,伴随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制约着市场发展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透支着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任度。
  解决新能源车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新能源车安全事故频发
  2020年5月,长沙市一辆行驶中的理想ONE发生自燃,开始是前机舱底部冒烟起火,进而前机舱部分严重烧毁;6月,湖州市一辆处于静置状态中的江铃汽车易至EX5发生自燃,顷刻间整车便燃烧殆尽;11月,一辆北汽新能源车EX360在江西萍乡高铁站停车场发生起火爆炸。
  除此之外,特斯拉等多家新能源车也发生自燃事故,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品质产生忧虑。
  如此密集的自燃现象,似乎很难用简单的偶然事件来概括。大火吞噬的不仅是一辆辆新能源车,更吞噬了广大潜在新能源车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产品的信心。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仍是消费者关心的焦点,这充分表明目前的新能源车在安全性方面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业内经常用鼓励刺激性政策给消费市场以信心,实际上对于新能源车市场而言,做好每一款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车比任何政策都重要。”王秉刚进一步说道。
  自2009年开启十城千辆新能源车推广以来,借助补贴政策的强有力推动,国内新能源车消费市场环境已逐步形成。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摆脱购车补贴、全面市场化在即的关键节点。
  王秉刚表示,新能源车企在产品安全方面的表现,直接决定着消费市场的选择。
  以曾经多年位居新能源车销量榜前列的北汽新能源为例,2017年至2019年,北汽新能源市场销量分别为10.3万辆、15.8万辆和15.06万辆,保持平均月销超万辆的水平。
  不过,随着在国内多地发生新能源车自燃事故,北汽新能源受此因素影响,去年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仅为2.59万辆,同比下滑超八成。
  可以预见,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无法从根本上打消人们对新能源车安全品质的顾虑。
构筑新能源车安全“生命线”
  在王秉刚看来,动力电池相当于新能源车的“生命线”。
  面对亟待解决的车辆安全问题,新能源车企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以维护来之不易的新能源车市场。
  记者了解到,动力电池是引发新能源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为新能源车核心位置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可靠与否对新能源车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安全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去年11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明确表示,动力电池安全必须从新能源车设计之初开始。
  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复杂的道路环境使得有些意外情况难以避免。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身下方的电池包和路上障碍物或其他坚硬物体相撞,极易引起电池包受损。
  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如何让电池热失控后不形成自燃和起火,也被称为动力电池的被动安全。欧阳明高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下一步方向,未来从技术角度可以做到。
  为了改变动力电池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去年比亚迪宣布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进入量产阶段,并逐步搭载在量产车型上。据悉,由磷酸铁锂电池制造而成的刀片电池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电池化学性质更加稳定。
  除了选择更安全的动力电池材料,汽车企业还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整车安全。
  本月,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使电芯的耐热温度提升30%,电池包上壳体能够耐温1400℃以上,且散热面积提升40%,对电池状态进行全天数据采集。
  奇瑞新能源则采用自主研发的热管理系统,保证每个电池组的稳定恒定,从而确保电池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孙立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确保新能源车安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选择更安全的电池材料和加强动力电池热失控管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动力电池遭遇过充电、针刺、碰撞情况后,容易造成热失控,造成冒烟、自燃等现象,所以热失控管理极其重要。
  随着人们对于车辆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汽车企业也在通过多种方式为车辆贴上安全的标签。比如,在车身架构方面,车身通过提升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增加车辆的碰撞硬度;车内配备多个安全气囊,在车辆遭遇撞击时保护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在自动驾驶技术协助下,提升驾驶安全。
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以下简称 《通告》)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召回45次,涉及车辆35.7万辆,其中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11.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召回总数量的31.3%。《通告》提出,要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车缺陷调查工作机制,推进智能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智能车辆安全自我评估和事故报告制度,适时启动沙盒监管(可控范围内容错纠错进行监管做出评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年底,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将有望接近700万辆,加速朝着千万辆大关迈进。
  对于新能源车市场而言,市场发展速度越快,越要把握好安全发展底线,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1月1日起,《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三项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覆盖了电动汽车和电动客车的部件、系统以及整车多层次安全要求,这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对提高电动车安全标准要求、加强试验检测精度和电动车需加入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主要内容与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规范全面接轨,部分检测指标比国际规范更加严格。
  在日常使用中,因电池前期热管理不足,加之即将到来的高温季节内部温度偏高,易引起电池热失控是引发新能源车自燃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加入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并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方面的规定。同时,优化了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检测精度,保障整车高压电安全。
  为了加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工信部主导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成为全国接入企业最多、接入数量最多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信息平台。
  平台通过对在用车辆数据的监测和管理,实现电池厂、整车厂、用户、回收利用单位等全过程的信息溯源,可及时发现车辆潜在安全隐患,对车辆进行预警提示。截至2020年底,已经有超过350万辆在用新能源车接入该平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报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品质安全 如何与新能源车发展相匹配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