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安徽
抽检424批次食品 16批次不合格
作者:司宇萌


      本报合肥讯(记者司宇萌)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冷冻饮品等12类食品424批次样品。其中合格样品408批次、不合格样品16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在质量指标问题方面,过氧化值与酸价不合格现象突出。例如,池州市壹加生鲜超市管理有限公司翠柏路分公司销售、标称安徽香味食品有限公司(宣城)生产的盐焗南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联商超市销售、标称安庆市怀宁县正鼎食品厂生产的纯真绿豆糕,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徽润发超市销售、标称安徽麦吉食品有限公司(阜阳)生产的年轮面包,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安徽联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双凤分公司(合肥)销售、安徽人人福食品有限公司(六安)生产的腐竹,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在微生物指标问题方面,菌落总数与铜绿假单胞菌问题突出。例如,界首市发到家生活超市销售、标称安徽百润食品有限公司(阜阳)生产的圣代杯(雪糕),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六安市晨韵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的晨韵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在重金属污染问题方面,蚌埠市淮上区何环军百货超市销售、标称安徽尚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宿州)生产的青春小豆丁(麻辣豆干),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六安、马鞍山、宣城、池州、安庆等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抽检】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抽检424批次食品 16批次不合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