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刚
国内主营助听器的企业锦好医疗近日在北交所精选层正式挂牌,凭借北交所第一股的光环吸引了市场目光。尽管国内听力辅助设备市场长期以进口产品为主导,但以助听器为代表的国产助听设备生产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和品牌认知建设不断加大力度,发展前景被看好。
以助听器为代表的听力辅助设备市场一直备受关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32%有听力障碍,如果按一台助听器7000元的单价计算,市场空间约为5000-8000亿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助听器相关企业1.03万家。其中,2018年新增1471家,同比增长30.18%,是近十年我国新增助听器相关企业最多的一年。
尽管国内助听器企业众多,但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听力辅助设备市场仍长期由进口产品主导。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崔凡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目前全球有六大助听器品牌,即德国西门子(现为西嘉)、瑞士峰力(Phonak)、丹麦瑞声达(GNResound)、丹麦奥迪康(Oticon)、丹麦唯听(WIDEX)、美国斯达克(Starkey),这6家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助听器市场份额。
据了解,助听器根据放大信号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目前国内主要助听器品牌包括以模拟机为主的锦好医疗、中德、沐光助听器,以及主打专业助听器的爱听科技、新声科技、欧仕达等。在价格方面,低端产品定价仅百元左右,千元以上的助听器产品宣称能做到合理控制和放大不同频段的声音,而中高端产品由于具有用芯片控制信号、多声道等特点,品质更佳,售价一般在5000元以上,多为进口产品。
以锦好医疗为例,其年报资料显示,在产品结构上,公司主要以中低端的模拟机销售为主,其销量最佳的助听器产品为500元左右的模拟机。而售价较高的数字机,锦好医疗尚未掌握其中芯片和实现助听器相关功能的算法等核心技术,这也是国内品牌与前述六大国外品牌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道行表示,一些高端数字产品可以做到对细微、中等及响亮言语声音水平的控制,提升细微言语声音可听度。
不过,助听器市场正在被多种趋势重塑。从参与方来看,随着苹果、BOSE等消费品牌的进入,助听器的医疗属性减弱,国内众多助听器品牌也正在加速技术升级,加大对芯片和算法的研发投入。
崔凡表示,我国听力辅助设备行业仍处于起步期,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助听器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品牌认知的建立,以及助听器产品验配、售后及市场教育的普及,国产听力辅助设备将迎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