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随着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减糖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成为食品生产和消费领域的重要趋势。”4月22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年五道口食品沙龙·“三减”之减糖高层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健康中国”战略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三减”(减糖、减油、减盐)是基于安全与健康的具体措施,是在食品消费领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积极开展“三减三健”行动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从2016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即实施“减盐、减油、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2019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2021年完善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这些举措都是对大众健康的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控制和减少膳食中糖的摄入量,推荐在整个生命周期将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膳食能量的10%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中国人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医学研究表明,糖摄入多与肥胖、龋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近20年,我国人均每天食糖消耗量从16克增至35克。张永建强调,减少糖、油、盐的过量摄入是减少疾病风险、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应采取正确方法减糖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对“无或不含糖”的声称标准是≤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可以根据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判断是不是“无或不含糖”的产品。
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研究员石文惠介绍,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而日常生活中的白砂糖、棉白糖、冰糖和红糖都是蔗糖。她特别强调,消费者应科学识别添加糖,采取正确方法减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控制添加糖摄入量,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食物烹饪过程少加糖,外出就餐巧点菜,用白开水替代饮料等。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功能主食创制与慢病营养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段盛林表示,主食是导致血糖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通过摄入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和全谷物食物就可以较好地控糖。
科学看待代糖产品
杨月欣认为,在落实减糖的措施中,要科学认知糖,正确看待代糖产品;要避免不必要、过量摄入糖。代糖物质在我国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国家卫健委发布通告文件的要求为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室副主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海琴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程序,需要经过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相应的论证,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我国批准使用的代糖产品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迄今批准使用的甜味剂约有20种,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甜蜜素、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等,都有长期安全使用的历史。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代糖食品,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产品,只要是在国家审批的添加剂名单内,并符合添加量要求,都应该是安全的。
减糖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增至227.4亿元,5年内实现规模翻番。由此可见,减糖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张永建指出,积极落实“三减”既是食品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应有要义。同时,“三减”也为食品企业打开了另一扇发展之门,提供了新发展机遇。
近年来,很多食品科研机构和企业以“三减”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研发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和新产品。例如,针对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庞大和快速增长的现状,不少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研发低GI食品和代糖食品,以满足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需求,使减糖能够真正实现落地。
“减糖与代糖不仅是一种时尚,也是食品行业科技进步的体现。”段盛林表示,近年来,科学技术对食品传统产业的渗透加快,采用新科技改善了食品品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正是由于减糖食品研发的科技进步,积极推动了甜味剂的持续迭代,非糖类甜味剂安全性不断提升、健康风险不断下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多种食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