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味美“鼎边糊”
作者:黄劼

■本报记者 黄劼
  在福建福州及广东、海南沿海的一些村子里,人们把立夏称作“做夏”,做夏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吃鼎边糊。这个习俗,一是为了庆祝立夏,二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鼎边糊已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在广东和海南沿海地区的农村,由于当地村民是早期从福建来的移民,也保留着立夏日吃鼎边糊的习俗。
  广东潮洲的郭先生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当地,立夏日煮鼎边糊盛行于明末清初。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
  郭先生说,“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吃鼎边糊与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谁料想,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
  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为戚家军准备的庆功宴已无法开席。这时,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美味的汤汁,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锅的鼎边糊做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不消多久,就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
  于是,伴随着戚家军的英雄事迹,这种习俗就在福建、广东、海南一些沿海村庄里保留了下来。而立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内涵。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味美“鼎边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