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文郁
二十四节气中排位第九、入夏后的第三个节气,即芒种。看似一如既往,实则别具一格。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唯独接连小满后,无大满,芒种替代大满“站班”于二十四节气之列,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夏至了。
芒,又称芒刺,本义指植物没有叶子的穗子外部起自我保护作用的针刺。长芒刺的作物有水稻、小麦等。《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芒种又称为“忙种”,承载着忙得不可开交的收获与播种,全无芒刺在背的感受,只因无暇顾及。
《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芒种之妙就在于,通过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物候现象,跳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之界,避讳了不符合古人传统思想的大、满双极。
农事
插秧启镰两相宜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每年的6月5日至7日左右,芒种节气到来,仲夏正式开始。我国幅员辽阔,芒种时节各地农耕各有特色。
曾经,农妇们穿着过膝的靴子站在水田之中,头包红、绿、黄等各色围巾,弯腰插下绿油油的秧苗,眼中满是秋后丰收的希望。在东北地区,小满过后至芒种时节曾是插秧最忙碌的季节,但不辞辛劳的人工插秧效率很低。如今,农户们早已告别了传统的弯腰弓背,只需把水稻秧苗搬运到水稻机上,驾驶水稻机就能在水田里完成插秧。普及机械插秧极大地提高了农耕效率,插秧全部结束的时间也逐渐赶到芒种节气前。部分地区,补苗延迟至整个芒种时节。
今年的小满至芒种期间,在辽宁省水稻主产区的盘锦市,经过前期育苗、整地、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准备后,该市大洼区、盘山县等地农户纷纷抢抓气温回升快和水情、苗情好的有利时机,在全域开展水稻插秧作业。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时雨》诗中,将农耕的繁忙绘就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抢收与抢种是芒种节气农事活动的鲜明特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二十四节气工作室负责人、高级实验师胡琦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由于我国南北方种植作物的差异,芒种节气的农业生产兼具“收”与“种”两大特点。此时,北方地区麦类等有芒作物相继成熟,麦粒饱满,为抢农时和避免不利天气的影响,农民需抓紧时间收割、晾晒、入库。小麦收获后,紧接着便是夏玉米等秋收作物的播种。同时,南北方稻区正值一季水稻移栽插秧时间。民谚称“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意为大多数夏播作物,需赶在芒种节气前完成耕种,之后再种,则不利于成熟。
芒种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相当重要的时期。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是对传统农事经验的总结和传承,田间农耕者养成按节令下地劳作的习惯,各地农户遵循着传统的插秧、播种古训。随着机械化耕作的普及,农民从吃苦下力的繁重传统人工插秧中解脱了出来。一些稻区还在芒种时节举办插秧节,设置亲子互动环节,绘画草帽、亲历插秧、品尝生态农家饭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粒粒皆辛苦,得知幸福生活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水稻插秧结束后,芒种时节进入田间管理阶段,盘锦地区的稻田里开始放养蟹苗,待到秋风起时,又将迎来新一季的稻蟹双收。大力发展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不断增加稻米产业经济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粮食企业增效。
民俗
青梅煮酒论英雄
芒种节气前曾是难熬的青黄不接时期。现今有了现代农业的种植设施,加之公路铁路空运的物流配送,南运北调、北送南输,南北调运快则当日可达,人们早已不用再为吃喝犯愁了。
一面忙着安排迎接采摘大棚柿子的远近市民和游客,一面忙着指导去年引进到阜新地区的红藜麦播种,芒种前夕,辽宁申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雷正在公司忙着举办端午节特别活动。他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藜麦种植发展很快,公司将红藜麦等品种引入阜新地区进行种植取得了成功。公司用白藜、红藜和黑藜包成的桂花、豆沙、蜜枣等不同口味的藜麦养生粽,在端午假期到芒种时节都能品尝到,用优质食材喜迎八方来客。
用碾米机把稻谷加工成米粒,用来蒸饭、熬粥。小麦磨面,精制各式面条,面团擀皮可用于包饺子、烧麦……除了饱腹的主食,余下谷物还可用来酿酒。对于“杯中物”,文人骚客留世无数名篇。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王维送友人“劝君更尽一杯酒”;李清照借酒消愁,“西风催衬梧桐落”,境由心生。
《三国演义》搬上银幕,围绕饮酒有很多精彩故事,如蒋干盗书、张飞醉酒失徐州等。发生在芒种时节最著名的,当数孟德与玄德之间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桥段。虽是曹操与刘备论天下大势谁是英雄,却也将通过煮新鲜梅子去除酸涩之味的食用之道吃出风雅,传世后人。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子开始成熟了,南方常常阴雨连连,是为“梅雨季节”。江南雨季又称“黄梅时节”。相传芒种“煮梅”习俗,起始可追溯至夏朝。
著名民俗专家、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齐守成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忙忙收,忙忙种,芒种多农事,既有大面积农田要收割,又有大面积农田要播种,与之相关的民俗有送花神和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安苗节等活动。在芒种前,还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放纸鸢等民俗活动,有的一直延续至芒种时节不断。这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富足与希望的美好日子。
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一个节气大约15天,所以又被称为“三候”。芒种也分三候。一候螳螂生:上一年产的螳螂卵,到芒种时节破壳新生小螳螂。二候䴗始鸣:䴗指伯劳鸟,在芒种时节出现在枝头鸣叫。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鸟,会因感应到阴气而停止鸣叫。芒种节气,全国各地气温显著升高,普遍进入高温多雨期,雨热同期有益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民以食为天。我国多地稻区举办插秧节,通过老物件工具的重现、代表地域特色服装的演绎、古代劳动场景的还原,展示千百年传承的稻耕文化,再现古朴的插秧场景随着稻耕历史一并传承下去,为民俗活动输入“新血液”,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