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暑时节赏荷消夏逐清凉赏荷消夏逐清凉
作者:刘文新
图片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猛烈、最炎热的时候,是“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至的时节,古人称之为“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大暑前夕,记者深入以火炉著称的山城重庆,体察这里独特的山水景致,感受如火的酷热高温,观照缤纷的社会万象,触摸别样的烟火日常。
人正苦暑 物已惊秋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随之而来的是立秋,司马光曾有感而发:“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重庆民俗专家范时勇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每年7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与其他节气一样,大暑以5天为一候,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盛夏时节,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孵化后翩然翻飞,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此时,天气闷热,土壤潮湿,大地犹如蒸笼,让人难以将息。然而,大暑后期,说不定一场暴雨从天而降,将大地的燥热浇个通透,立秋也就在不远处了。
盆地河谷 铸就火炉
  时节已入初伏,全国各地热浪滚滚。在以“火炉”著称的重庆,今年热度更是居高不下。7月4日以来,重庆主城区及多个区县连续多日接近甚至超过40摄氏度高温,强度达到“特重”等级,部分地区最高温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针对本轮高温天气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重庆先后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高温中暑四级预警、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重庆在“火炉”名单上长年“霸榜”,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有关。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盆底”,主城又处于低矮的河谷地带。所有越过山峰进入“盆底”的风,会形成像“火”一样的“焚风效应”,不断聚集扩能又难以扩散,气温随之升高,“在线”时间偏长。另外,受大陆高压控制影响,重庆多为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直达地面,致使气温居高不下。重庆虽然河流众多,但灼热的阳光将空气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体感温度。
  重庆高楼林立,建筑密布,空气流通迟滞,又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重庆的高温与其他“火炉”城市不同,从早到晚都异常闷热,记者即便站在阴凉处,仍感觉热浪蒸腾,将人炙烤得大汗淋漓。
民间习俗 述精神传承
  范时勇介绍说,大暑时节的一些民间习俗,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及人文气质。
  山东枣庄有“喝暑羊”的习俗。麦收结束,人已疲乏,农民朋友杀只羊犒劳自己,还不忘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娘家,一起吃新麦馍馍,喝羊肉鲜汤,一家人其乐融融。
  浙江台州沿海地区则流行送大暑船。大暑船是按照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建造,长8米、宽2米,船内载满祭品,由渔民抬着在街道巡游,在一系列祈福仪式后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福建莆田流行吃荔枝、羊肉、米糟的风俗,叫做“过大暑”。人们将鲜荔枝浸于井水之中,大暑一到便取出品尝;温汤羊肉是莆田的风味小吃,把羊宰杀后整只放进滚汤的锅里,捞起后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滚汤注入,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羊肉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其发酵,透熟成糟,大暑当天加红糖煮食,可“大补元气”。
  广东多地则时兴“吃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因神奇的消暑功效,为其赢得“仙草”的美誉。将茎叶晒干后做成烧仙草,是一种极佳的甜品。烧仙草可入药,民谚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森林氧吧 清凉舒适
  重庆主城虽然赤日炎炎似火烧,但各区县峰峦叠嶂,森林密布,海拔千米以上的民居及农家乐,气温比主城低10摄氏度以上,成为主城居民孜孜以求的避暑天堂。
  万盛区黑山谷海拔1100—1250米,森林覆盖率超过97%,是距离重庆主城最近的避暑胜地。重庆渝北区的曾女士于2017年花36万元在黑山谷购买了一套58平方米的避暑房,每年7月至9月,曾女士80岁的父母就会到山上居住,曾女士则利用周末时间上山“清凉”两日。
  重庆巴南区圣灯山公园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森林氧吧”,附近的村民将单间配套房子出租给主城的居民避暑,1年租金只需 3000元。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租住的房间20多平方米,每天自己做饭,就如同在自己家中一样。这里的气温通常在28摄氏度以下,不需要开空调。在圣灯山,村民们开办的农家乐也吸引着主城居民前来避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森林避暑、旅游、康养基地创建工作,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20年,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认定了重庆市石柱县、武隆仙女山、永川茶山竹海、巴南彩色森林4家单位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今年4月,重庆相关部门联合认定了首批13家重庆市级森林康养基地。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5处、森林人家3750多家。2021年,重庆市生态旅游康养人数超1.2亿人次,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综合收入超400亿元。
赏荷消夏 意境深远
  大暑,是赏荷消暑的最佳时节。有着“巴山灵境”之誉的重庆华岩寺,每年大暑期间都要举办荷花节,今年是第26届荷花节,于7月15日开幕,8月15日结束。荷花节以“遇见花与禅”为主题,将荷花与艺术、民俗、美食等多种文化相融合,给游客带来别样的赏荷体验。去华岩寺寻一份清凉,感受鱼戏荷塘的万种风情,早已成为重庆最为知名的消夏活动之一。
  华岩寺又称花岩寺,以华岩洞岩壁泉水飞溅、滴水成花而得名。华岩寺集山、水、园、林、洞为一体,巍峨壮丽,是市民游览观光、划船垂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每年盛夏,华岩寺精心培育的28亩池塘荷花、6500缸缸栽荷花竞相开放,色彩多样、姿态各异,和古刹的禅意空间相映成趣,意境深远。
  7月17日,记者来到华岩寺,看到前来观赏荷花的市民络绎不绝。当日气温35摄氏度,相较于近期持续多日近40摄氏度高温,已是难得的“凉爽”了。加之荷塘边绿树成荫,微风掠过水面,荷花随之摇曳,送来阵阵清香,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荷花,华岩寺的素食同样令人神往。“山城第一素”的店招悬挂在一座宫殿式楼台建筑上,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别有一番韵味。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素餐主题是“荷塘月色”,推出以荷叶、莲子、莲藕等原材料为主打,辅以其他生态原料,重点从色、香、味、型等方面来突出荷花的特色,彰显了独具一格的素食养生美学。
偏嗜麻辣 应对苦夏
  大暑时节,酷热高温最难将息,于是便有了“苦夏”之说。范时勇告诉记者,苦夏时节,人的脾胃功能低下,精神状态欠佳,严重时伴有胸闷、恶心、乏力感,需清暑利湿,健脾养胃,适合多吃清淡滋阴食物及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荞麦等。然而,重庆人向来“尚滋味、好辛香”,再苦再热的天气里,对那一碗麻辣小面、那一桌麻辣火锅依然非常执着、迷恋。
  家住重庆南岸区回龙湾的陈先生来到住家附近的“呼二两”面馆,亲切地招呼收银员:“来二两小面,麻辣加重,再加个煎蛋!”
  小面的灵魂是油辣子海椒,另外搭配花生茉、榨菜粒、花椒、芽菜、葱花等10余种佐料,5分钟后小面起锅。然而,小面馆店面逼仄,连张桌子都摆不下,陈先生只好将小面端到人行道上的塑料板凳上,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顾客在马路上吃“板凳面”,早已成为重庆街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重庆市小面协会统计,重庆目前共有小面店8.4万家,平均每天卖出1260万碗面,年产值达400亿元。重庆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在酝酿出台针对重庆小面的地方标准,以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依山傍水,两江环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重庆麻辣火锅这一传统而独特的饮食方式。火锅馆遍布重庆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天空中总是飘散着麻辣鲜香的味道。每当夏夜降临,滚烫的火锅桌旁总少不了一边喝着冰啤、一边比划猜拳的热闹场景。
节能出行 绿色低碳
  重庆酷热高温主要与其地形地貌有关。另外,重庆还是重工业为主的特大城市,源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气污染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缓解交通拥堵,重庆主城从2021年3月1日起实行桥隧错峰通行政策。重庆主城由长江、嘉陵江紧紧环抱,33座大桥巍然耸立。据统计,重庆市民每天出门平均要从3座大桥上经过。家住重庆南岸区的黄女士到位于江北区的金融街上班,开车距离不到8公里,需要经过长江大桥、黄花园大桥两座桥梁,限行政策虽对她的出行有影响,但她表示非常理解与支持,“算是为绿色出行做点贡献吧”。
  汽车产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重庆一直看重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等为主的新型低排放基础设施建设。截至6月底,重庆高速路网内已有换电站12座、充电站138座,覆盖八成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随着政策利好和相关企业加快布局,充电桩、充电站建设快马加鞭,让不少市民有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
  “早就想买一辆新能源车,可总担心充电不方便。最近看到公司写字楼地下车库新装了不少公共充电桩,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受益于重庆充电桩建设的提速,消费者张先生近日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新能源车,他说:“碳排放少了,重庆的天空就会更加清澈,夏天的气温也就不会这么高了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暑时节赏荷消夏逐清凉赏荷消夏逐清凉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