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领域
熊静: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极致
人物档案:熊静,女,四川省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
自1994年从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毕业以来,熊静在市场监管岗位上工作近30年,她对党忠诚、爱岗敬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四川省“春雷行动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2021年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全国市场监管卫士”。
“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是她追求的目标。近30年的市场监管生涯,熊静经历了七八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她干一行爱一行,向书本学,向同事学,总能成为岗位能手、业务精兵、行业专家。
把政策交给基层、把规范送到企业,是熊静的工作方法。在做好常态化政策宣传的同时,她利用每年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工地、车间、景区实地“把脉问诊”,向一线操作人员讲解安全技术规范、解读执行要领,受到企业点赞。
2019年,她转任特监科科长岗位后,积极推动各县区局对辖区特种设备数量、使用主体数量、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特种设备分布领域等情况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与建档,为精准把控风险打好基础。倡导并推动升级广元市特种设备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全市特种设备动态更新问题。
广元是老工业城市,国家“三线”建设基地,加之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特种设备数量陡增,很多设备设施老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容不得一丝疏忽。熊静带领同事攻坚克难,先后在全市牵头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各类安全专项整治20余项次,整改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2021年初,熊静接到“市城区某商住小区三部电梯困人时无法到达救援地点且5年之久未整改”的安全隐患报告后,在广元市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牵头相关部门,克服广大住户担心整改影响出行以及电梯脱保、整改经费难以筹措等困难,先后3次驻点整改,对物业公司进行行政约谈,做通小区业主思想工作,最终确定了整改实施方案,顺利推进了整改。
3年来,熊静起草了《广元市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清单制的执行,编制推行的《广元市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清单》1.0版、2.0版,被广元市安委会作为工作经验交流。指导基层局办理的某检验机构出具特种设备虚假检验结果案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件”。
作为广元市市场监管局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熊静带领支部同志重温入党誓词,讲党课、学党史,并全力推动“党建业务双促进双融合”。多次组织支部党员参与广元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应急事件处置,支部被评为“疫情防控先进党组织”,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江伟:特种设备安全的忠诚守卫者
人物档案:江伟,男,土家族,现为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监管股股长
江伟自2016年至今,一直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执法办案和监管工作,他讲政治、有担当、善创新、务实敬业,县域辖区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2015至2020年连续6年年度考核优秀,2018年度被凤冈县市场监管局评为综合目标考核先进个人,2019年度被评为全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江伟注重制度建设,牵头制定了《凤冈县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对日常管理、安全检查、宣传培训、隐患治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明确,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推行“123”监管模式,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网。“1”是1个关键手段,即“压实特种设备单位主体责任”,通过风险提示、提醒告诫等措施督促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和履行主体责任的能力,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自查自纠表》,督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每年开展自查自纠。“2”是两个监管主体,即“特种设备监管科室、镇(街道办)市管分局”,明确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监管主体,压实部门监管责任,细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规范监督检查工作。“3”是“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根据场所的人员密集程度、设备事故危害程度、单位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将特种设备单位划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实行分类监管、重点单位重点监管。
信息化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江伟带领同事依托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开发的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开展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使用登记、监督检验等工作,做到了设备底数清、监管数据清、特种设备从安装到拆除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将超期设备、无维保单位、超期维保等隐患信息及时推送给辖区镇乡市管分局,有效解决人机矛盾问题。此外,他还督促辖区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在特种设备双重预防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随着城市发展,住宅小区电梯数量增长迅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电梯监管面临新挑战。为此,江伟创新监管措施,根据《贵州省电梯条例》,不定期召集住建部门、属地村(居)民委会召开会议,联合住建部门规范物业公司管理、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工作;对无使用管理单位的小区,由属地村(居)民委会组织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接管,既可促进经济发展,也解决了小区无主体责任单位的问题,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用梯安全。
杨帆:活跃在执法一线的“守护人”
人物档案:杨帆,男,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
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对市场营商秩序和特种设备安全有着安全保障责任的责任人,杨帆始终坚持加强党性锻炼,将廉洁自律、干事争先、严以律己放在首要位置。他工作安排讲方法,每年年底全面分析收集年度信息,询问各县区相关意见、建议,聚焦群众关切,借鉴外省兄弟单位经验,制定来年工作计划。
2019年10月,杨帆开始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工作,为迅速适应新岗位,他认真学习特种设备知识和事故处置方法,查阅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他结合拉萨市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现状,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通过刊发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公告、专题会议部署等形式,明确各方职责,压紧压实安全主体责任。2021年,杨帆牵头推动“气瓶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被列为办好拉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大民生工程12项民生实事之一。系统上线6个月后,27万余只气瓶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占全市气瓶保有量的91%。2021年检验钢瓶10万余只,为上年同期检测量的2.8倍,有效杜绝了充装单位违法充装行为。同时,推行充装自有产权气瓶,终端用户用气仅需支付液化气款,不再承担购置钢瓶、年检等费用。杨帆还积极组织特种设备相关企业和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安全应急演练,以练为战,提高特种设备相关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与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杨帆紧盯重点场所、重点设备,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部门层级多、突发情况多、工作任务重的情况,杨帆对基层部门的差异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专项培训、实地督导、现场指导、业务交流等形式,着力提高基层监察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造了一支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
为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杨帆带领同事们着力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在气瓶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中加入远程监管模块,调取充装过程监控,实现对充装单位的实时监管;开展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智慧电梯”监管平台,实现电梯维保信息化监管,建立电梯质量追溯体系,最大程度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