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霜降时节 八桂大地依然人欢歌稻飘香
作者:顾艳伟
图片
图片

图一:大新县下雷镇的晚稻喜获丰收。 黄德民/摄
图二:大新县下雷镇的壮族同胞在家中制作“霜降糍”。 崇左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顾艳伟
  霜降是由秋入冬之始,此后气温便一日低过一日,大地霜花凝结。在广西地区,霜降后却是晚稻丰收的开始。特别是在壮族聚集地,壮族同胞在霜降期间以歌舞、美食等方式庆祝丰年,感念英雄,演绎了八桂大地别样的霜降节气民俗文化。
喜庆丰年
  10月的广西山乡,由北到南,百里稻田由青绿到橙黄,次第推进,并在霜降前后迎来晚稻的收割季。从桂西北龙胜梯田随风摇曳的万亩稻浪到桂东南大新县的连片稻田,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各族同胞的脸上。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健康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林叶新博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广西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勤劳的壮族先民在大自然的教化中,不仅给后世留下了优良的农业种植技术,其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也得以传承至今,特别是地处中越边境的崇左市大新县延续了300多年的“霜降节”,也被壮族同胞赋予多重含义。
  据介绍,“霜降节”流传于广西大新县、天等县、隆安县、靖西市一带,这其中,尤以大新县下雷镇“霜降节”最具特色。
  “‘霜降节’最初是壮族先民庆丰收的活动,后来有了民族英雄的加入,让这个节日更显厚重。”林叶新说,古代壮族先民生活的岭南地处边疆,外敌骚扰,匪祸不断,民生维艰。为祈求平安顺遂,每年水稻收割之后,壮族同胞在霜降日这天用新糯米做成糍粑、迎霜粽、汤圆,然后杀宰鸡鸭,庆祝丰收,感谢祖先保佑,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据传,康熙十八年(公元1676年),因外敌入侵边境屠杀民众,当地土司许文英的妻子岑玉音率兵大胜入侵边境的敌军。岑玉音凯旋之日正值霜降,军民大庆三天。此后,下雷镇的“霜降节”便由单纯的庆丰收,逐渐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民俗文化表演的地方节庆活动。
祈福纳祥
  时光流逝,大新县下雷镇的“霜降节”已经延续了300多年,其对幸福、平安的期许,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淡化。作为传统的壮族节庆活动,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并对庆祝“霜降节”有了固定的形式和内容。
  林叶新说,下雷镇“霜降节”历时3天,霜降前一天为“头降”,当天为“正降”,第二天为“尾降”。
  “头降”主要是敬牛,壮族人民素有爱牛敬牛的传统。头降当天村民会为牛梳洗、挂红彩,然后给牛喂酒菜,这一民俗也被当地称作“开降餐”。
  在“霜降节”的3天里,村民会让牛停止劳作。节庆期间若有牛意外死亡,须将其埋葬,不得食用,以示对牛的敬重。
  “正降”这一天,人们则用各种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表达良好愿望。
  “尾降”重在娱乐。正降日当晚至尾降日,当地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是整个“霜降节”的高潮。人们通宵达旦,乐而忘返。传统的娱乐形式有对歌、唱壮剧、放花炮、舞龙舞狮等,使得壮族“霜降节”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霜降节”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受到当地人的喜爱,经久不衰。2014年11月,“壮族霜降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保了该节庆活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以节兴市
  大新县下雷镇“霜降节”活动,以祈求幸福平安而被传承至今,以节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功能亦是日益凸显。
  据大新县市场监管局干部农捷红介绍,大新县下雷镇是古桂滇古道的必经之地,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到广西首府南宁的便捷通道,并与靖西市、德保县、天等县交界。这些地方又离商业中心相对较远,下雷镇刚好处于连接这些地区的核心位置,有着适宜商业发展的地理优势。
  另外,下雷镇耕地不多,经商做生意也是当地传统,加上人们相信“‘霜降节’购买的东西耐用和吉祥”,使得“霜降节”与生俱来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的“霜降圩”(“圩”即集市)亦是远近闻名。
  农捷红说,“霜降圩”的圩日上,商品种类繁多,从衣服鞋帽到农具、生活器具,应有尽有。广西崇左市、南宁市,甚至云南、湖南等省的客商也来参与“霜降圩”商业交易活动。
  如今在大新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广下,“霜降节”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当地还组织篮球赛、拔河赛、跳棋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活动,使得“霜降节”更加韵味十足。
  “虽然霜降节只有3天,但商贸活动却持续1周左右。”农捷红说,每年“霜降节”期间,大新县市场监管局都提早安排,对节庆期间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并加强市场其他商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确保整个节庆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应季食味
  广西世居汉、壮、苗、瑶、侗等12个民族,并演变出不同的民族风俗,造就了广西形态各异的霜降饮食文化。
  在玉林,当地人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食物来补充能量。
  “霜降糍”则是流行于大新县、天等县等地的一种特色美食。“霜降糍”以当年新收的糯米为原料蒸熟后,放入石臼中用力舂捣,然后裹上芝麻馅、花生馅捏成圆球状或面饼状,吃时蘸上白糖,味道香糯可口不粘牙。
  霜降之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喜欢吃柿子。恭城县种植柿树已经有400年历史,经过数百年的自然进化和栽培,柿子成为恭城县的知名特产,其脆柿脆甜可口,冻柿清香甜心,柿饼甘柔如饴。据当地人说,霜降吃柿子,冬天不会感冒,而且不会怕冷,嘴唇也不会开裂。
  林叶新说,霜降后气温变低,运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因此变慢。食物应以清淡为主,不可过度食辛辣、寒凉以及烧烤、油炸食物,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粗粮,以及银耳、白萝卜、玉米、南瓜、芋头或小米等,肉类以羊肉、兔肉、鸭肉为主,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另外,霜降时节,经常有冷空气侵袭,温差变化大,是疾病多发时节,应根据天气变化添减衣物,以不冷为度,不适合过度追求保暖。并进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以强健的体魄迎接冬季的到来。
“霜降节”特色习俗
  客人多人缘好
  “霜降节”期间,大新县下雷镇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会杀鸡宰鸭,做粽子、做“霜降糍”等祭祀祖先,并敞开大门盛情款待亲朋好友、八方来客,对前来借宿的客人给予上宾礼遇,他们认为哪家的客人越多,就代表这家人越受欢迎。
  壮族板鞋舞
  “霜降节”活动中,壮族板鞋舞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也是“霜降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之一。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狼兵赴浙江抗击倭寇时,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狼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板鞋舞这一有趣的民俗运动了。
  霜降歌圩
  “霜降节”期间,壮族各村寨的青年男女通过唱山歌的方式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歌圩当天,年轻人身着盛装,组成不同的队伍在歌台上唱山歌,胜利者被授予“山歌王”称号。古时的霜降歌圩,是壮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一种方式,现代歌圩则是一种表演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顾艳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霜降时节 八桂大地依然人欢歌稻飘香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