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月
用户规模大增长快 热度居高不下
短视频行业的火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创作性和娱乐观赏性,其火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等的重要载体。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6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1.5%。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得资讯的重要社交平台。
作为数字经济的一种新载体,短视频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展现出了功能跨界发展的明显趋势。近两年,随着技术的革新升级,短视频进一步发展,各主流短视频平台迅速完成了从内容平台到涵盖社交、文化传播、商业化等多功能和多身份转换,在直播电商、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知识传播与内容付费等模式的带动下,深度嵌入社会生活与产业结构,更具连接性,融合消解更多产业边界,连接赋能更多行业发展。
传统市场存在市场不透明、缺乏信任、需求分散等诸多痛点。相比之下,短视频平台与汽车、房地产、农业等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出现了家庭教育、买房、装修等消费端新形态,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将用户需求聚合,让市场更透明,形成了全新的业态,共同促成了短视频行业的繁荣。
一览科技合伙人王磊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短视频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也可以说是稳定期,这意味着用户的访问习惯逐渐稳定。王磊认为,依靠用户成长牵引内容生态,再用内容生态牵引用户成长的飞轮渐渐失效。在内容生态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平台将倾向于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头部内容和战略级内容领域。
多场景灵活机动 带动就业创业
当前,短视频行业还进行了多垂类深耕、多场景建构,比如生活美食、美妆服饰、科普知识、泛知识传播、非遗传播、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传统线下完成的产品营销、销售、场景体验,均可实现足不出户的线上体验,“短视频种草,直播间拔草”,形成了“产品功能价值、服务效用价值、场景体验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范式。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行业用户将所见所闻随手拍并进行创作,利用短视频进行品牌营销,带来了大量灵活就业、居家就业、自主创业的机会,同时,在求职招聘领域加速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触发融合。通过重塑产业链、催生新的产业集群和振兴传统产业带提升经济效率。行业达人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可以把生产技术传递给行业的普通从业者,共同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的繁荣。
2022年,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推广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并打造了“曹县电商”等一批劳务品牌,促进了各类人才回归、乡村产业兴旺、县域经济转型。据悉,2020年,曹县电商实现5万人返乡创业、30万人就业,短视频行业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从博弈转合作 内容趋于规范
快速发展的短视频行业,也面临着音乐、视频等领域的侵权争议。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视频博主将热门影视综艺内容剪辑为几分钟的精华版,播放量可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次,而这些视频均未标注来源。从版权方角度看,未经授权的短视频内容暗藏风险隐患,很可能泄露核心剧情,由此引发了长、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之争。
2021年12月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被业内认为是“最严新规”,明确规定短视频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这释放了明确信号:短视频剪辑影视剧片段必须先授权后使用。
可喜的是,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从2021年以来,围绕知识产权引发的争议也从“博弈”转为“合作”。
此前,抖音与搜狐、快手与乐视等都已针对“二创”等业态达成合作。2022年7月,爱奇艺和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根据双方合作内容,爱奇艺将向抖音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
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二创”长短视频的创作、传播等行为需要征得版权方同意,否则将面临侵权风险,未来将倒逼平台主动合规,尝试探索法律框架范围内的版权保护模式。“平台间的合作,对于‘二创’文化和‘二创’市场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新的利好。合作是推动影视内容知识产权使用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将实现长短视频平台的共赢,对长短视频创作者和消费者都有重要意义。”郭涛说。
郭涛还认为,短视频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原创激励机制、创作者成长体系等,鼓励用户原创内容,打造直播电商、游戏直播、本地生活、知识付费等多种形式共生的内容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