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充电桩建设成熟度关系到新能源车主的使用感受。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春节假期,不少新能源车主选择了驾车远行。部分车主反映在高速公路充电排队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计划,引发普遍共鸣。随着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大幅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备受消费市场关注。
日前,记者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促进联盟)获悉,2022年,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快充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慢充桩)103.6万台。2022年1月—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
经过十余年市场化推广,我国新能源车已步入市场化发展轨道,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全年累计销量达688.7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接近1500万辆。
当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25.5%。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同比增加99.1%。
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保持着同频的发展节奏。
调查发现,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广东、江苏、浙江等十省市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为了满足新能源车消费市场迅速增长的实际需求,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月29日,长沙市印发《长沙市2023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一批能源项目建设,开展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建成公共充电桩2.5万个以上。
根据此前印发的《长沙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该市将建成充电桩16.3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桩3.8万个以上,中心城区公共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车整车综合续航能力更强、行驶里程更远,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在不断变化,也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国内多地接连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
根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湖南省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年湖南省20条国道和188条省道将率先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湖南省99.5%的公路路段每50公里就有一个充电站,农村公路充电设施覆盖率将超过95%。
前不久,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浙江省将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推进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底前,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车位1800个、普通公路沿线建成充电车位880个。
新能源车主王冉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购买新能源车后,我一直不敢自驾到外地,就是担心路上充电难。看到各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后,我也想开车出去走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主希望驾驶新能源车像传统燃油车一样,拥有更丰富的行驶场景。作为新能源车使用过程的重要保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决定新能源车能否远行的关键因素,是缓解消费者充电焦虑的最佳途径。
促进联盟预计,2023年,将新增340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681.2万台;2023年,将新增公共充电桩97.5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277.2万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