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谢谢你们帮我追回了购买保健品的钱。”近日,重庆市北碚区的周婆婆给北碚区消费纠纷诉讼调解对接工作站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北碚区消委会工作人员为她讨回了4.2万元经济损失。
今年7月,周婆婆向北碚区消委会投诉称,10年来,她在余某经营的北碚区济源食品经营部陆续购买了多款保健品,总价10多万元。有的保健品已停产,无法交货,余某却拒绝将货款退还给她。
北碚区消委会组织进行调解,发现双方还有经济纠纷。经营者余某称,周婆婆在她的门店购买保健品,是为了向她推销保险产品,10年来她通过周婆婆购买了20多万元的保险产品,但儿子生病后,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很少,两人因此产生了矛盾。
鉴于这起纠纷涉及金额大、时间跨度长,北碚区消委会工作人员将双方召集到北碚区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进行调解。该工作站是北碚区消委会、区市场监管局、区人民法院于今年6月联合组建的,有效整合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资源和专业优势,构建了人民法院提供指导、消委会组织调解、市场监管部门通力配合的消费纠纷协同化解新格局,推动消费纠纷的“溯源治理”和消费隐患的“前端治理”。
调解人员耐心听取了周婆婆和余某的诉求后,从保险销售与保健品销售是两个独立的合同关系为切入点,帮助双方厘清了这起消费纠纷的核心争议点。考虑到保健品已停产,余某多年未发货,调解员建议余某退还周婆婆保健品货款5.2万元。调解员同时了解到,余某确实经济拮据,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建议周婆婆从尽快化解纠纷的角度,减免部分货款,并以分期付款方式,给予余某一定的宽限。最终,周婆婆与余某协商一致:余某以分期付款方式,向周婆婆退还保健品货款4.2万元,每月支付1500元,合计分期28个月还清退款。
为确保该协议顺利履行,双方在调解员的陪同下,前往北碚区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如果余某后续未按约定还款,周婆婆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此,这起历时10年的消费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北碚区消委会秘书长朱宗禄告诉记者,北碚区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成立仅半年时间,已成功调解消费纠纷20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