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比呈下降趋势
作者:孟刚

  本报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药监局在网站发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41.9万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为1716份,全国98.5%的县级地区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2023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3位依次为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涉及的化学药品中,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肿瘤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镇痛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
  《报告》显示,2023年化学药品、生物制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与2022年相比未出现显著变化。从不良反应涉及的患者年龄看,14岁以下儿童占比出现小幅上升,但总体安全性依然良好;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仍然保持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应持续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从化学药品类别上看,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于首位,其占比在连续多年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情况,且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报告数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考虑与2023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有关。生物制品中排名前5位的药品仍以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居多,与2022年相比,信迪利单抗、利妥昔单抗的报告数量增幅相对较大。
  202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中药中,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类别分别是理血剂中活血化瘀药、清热剂中清热解毒药、祛湿剂中清热除湿药、祛湿剂中祛风胜湿药、补益剂中益气养阴药。与2022年相比,2023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增长率为17.5%,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比为7.6%,低于总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比。从总体情况看,2023年中药占总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需要注意安全用药。
  202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载品种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11.2万份,其中严重报告18.9万份,占17.0%。按照药品类别统计,报告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治疗精神障碍药。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中成药共涉及268个品种。202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4万例次,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1504例次,占8.0%。报告总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内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妇科用药、外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儿科用药、眼科用药。监测数据表明,2023年国家基本药物监测总体情况基本保持平稳。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以及公众关注情况,《报告》还对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儿童用药监测情况方面,202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0—14岁儿童患者报告占总报告数的8.4%。儿童患者严重报告占儿童患者总报告数的14.1%。按照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7.9%、中药占10.0%、生物制品占2.1%。化学药品排名前5位的是抗感染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呼吸系统用药,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镇痛药。中药排名前5位的是清热剂、解表剂、止咳平喘剂、祛痰剂、开窍剂。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比呈下降趋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