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断肠草的鉴别要点。
■陈晓莹 本报记者 李青山
随着气温上升,野生蘑菇等生长旺盛。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醒:广大群众以及食品经营单位要提高警惕,不采摘、不销售、不加工、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野生植物、河豚鱼,不食用超保质期的湿米粉和泡发时间长的黑木耳等。
●野生毒蘑菇
一些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危险。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预防误食措施: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间,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生植物等。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不食用。为避免食物中毒,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食品消费安全。
●断肠草
断肠草不属于任何一种植物的正式名称,而是各地民间用来称呼某些植物的俗名,其中最“声名显赫”的是钩吻,又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钩吻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且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对素来有采用中药材泡酒或煲汤饮用习惯的广东群众来说,可能因误挖钩吻根系或混入钩吻根系的树根,用于浸泡药酒或煲汤饮用而引起中毒,类似中毒案例时有发生。
预防误食措施:不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在自制药酒和用中药材煲汤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有关药材的知识,并从正规渠道购买。
●河豚鱼
河豚鱼,学名河鲀,因该鱼体内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
河豚鱼虽然含有剧毒,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喜欢自行捕捞、自行加工食用或委托餐饮服务单位加工食用,因此每年都会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为防控河豚鱼中毒事故,原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加工经营。根据有关文件,养殖河豚鱼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加工并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加工企业的河鲀应当来源于农业部门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河豚鱼加工产品应当包装,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河豚鱼加工产品应使用统一式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因此,市面上能买到的合法养殖可供食用的河豚鱼都不是活鱼,而是宰杀后的鱼皮或鱼肉制品,且所有上市流通的河豚鱼外包装上均有可追溯的二维码。
预防误食措施: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或河豚鱼制品。
●湿米粉等
潮湿多雨和冷热交替的天气条件下,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时间长的黑木耳、银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储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
预防误食措施:在选购凉皮、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鲀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湿米粉应低温储存,做好防护措施,且要在其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完。对于过期湿米粉,即使没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仍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不可继续食用。
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