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章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以“质赢天下,福泽九州”的城市质量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在近日公布的第八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名单中,福州市有4个组织获奖。截至2025年1月上旬,福州市共拥有1家质量强国领军企业、9家质量强省领军企业、3家中国质量奖(包括提名奖)组织、12家省政府质量奖组织、29家市政府质量奖组织。
福州市制定《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滚动培育与发展计划》,聚焦质量品牌,建立完善质量品牌培育机制,完善国家级、省级政府质量奖的配套奖励政策,并增加了市政府质量奖的奖励额度。以年度为单位,争取用3年时间在该市选培100家具有参评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实力的储备梯队,滚动形成一批具有高质量发展后劲的标杆企业。积极引导该市40家国家、省、市质量奖企业以及质量强链重点项目链主企业,导入《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进一步提升质量品牌企业的引导、辐射效应。与此同时,福州注重发挥质量标杆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培训促提升、以竞赛促活力、以交流增见识”,组织各级质量奖获奖企业、各条产业链“链主”企业举办经验分享及现场观摩,全面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福州市有关部门聚焦质量赋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组织人员深入福州市16条重点产业链企业调研摸底,绘制重点产业链地图和质量瓶颈图谱,广泛宣贯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意义和作用,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举办以“质量赋能共享共赢”为主题的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工作培训会、部署会及“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纺织新功能材料”“锦纶产业”“茉莉花茶”等产业现场观摩会、推进会10多场次,参训企业共计300多家。福州市共12条产业开展质量赋能行动,其中“新型显示”等6条入选省重点产业链。质量赋能行动覆盖省内外供应链企业1800余家,创造60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580多家供应商提升质量评定等级,实现供应商端降本增效2500万元。
福州市各有关部门聚焦质量基础,着力筑牢发展根基。在线上,福州市场监管部门依托“闽质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融合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建设等质量要素,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在线下,结合园区标准化建设,市场监管、行政服务中心联合推进“质量+技术”服务进园区,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服务,让企业不仅能够“批下来”,更能够“强起来”。成立福州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马尾物联网质量服务驿站,依托相关企业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特种设备安全、数字经济产业4个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全面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出台首席质量官制度和企业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举办首席质量官服务企业行、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等活动,已举办30余期培训班,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1800余人。每年面向小微企业举办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公益讲座,面向大中型企业组织开展质量专家进企业公益巡诊活动,帮扶指导企业查找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助力企业实现质量提升,推进各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共举办计量、标准、认证、知识产权等50多场质量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对5家企业开展了质量专家进企业公益巡诊。
2024年以来,福州市结合“质量月”“中国品牌日”等相关活动,深入开展质量品牌系列宣传活动,如2024年“质量月”启动仪式暨质量主题公园揭牌仪式、“质量之声”首席质量官经验交流分享、质量大讲堂进高校、“质量知识我知道”大型群众性质量知识宣传科普等30多项大型活动。共发放各类质量相关方面宣传资料25万份,接受企业、市民咨询3万余人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匠心铸精品,以质量树品牌,营造人人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福州市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配合,持续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以质量为核心要素,进一步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发挥领军企业的标杆引领与示范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带动更多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提高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全面打响福州质量、福州标准、福州制造、福州品牌,汇聚质量强市建设的强大动能,让福州的发展更有质量,人民群众更有质量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