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上海推出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十条措施
作者:刘浩

■本报记者 刘浩
  只需一次人脸识别,就可以最多签署名下五十家分支机构的所有登记文件。记者了解到,2月6日,为落实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该举措聚焦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全程网办线上核发营业执照
  上海是外商非常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要选择地之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拓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平台服务范围,进一步为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全程网办登记服务。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条措施”第一条涉及拓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服务覆盖面,为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全程网办登记服务。通过“上海企业登记在线”,为申请人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引和政策解读,帮助其准备相关申请材料。申请人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在线服务平台远程提交登记申请并进行电子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登记机关线上核发营业执照,申请人从“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
  “十条措施”明确,推进“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数智化升级,强化变更和注销登记申请表单智能预填、股东会决议等申请材料智能生成、人员任职资格等申请条件智能预检等功能。减少企业手动填写的工作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人员任职资格、注销公告发布日期等企业变更、注销登记材料的相关审查要点,对申请材料进行智能预检,快速识别材料中的错误和缺失项,及时反馈企业并提供指导,实现办事过程“少填少交智能审”,提升办事便利度。
  为提升企业名称登记服务效能,缓解起名难的堵点痛点,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发了名称智能帮办系统。该系统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算法等技术为支撑,实时为申请人推荐可用名称。“十条措施”指出,上海将优化企业名称智能帮办系统,依托大模型、大数据算法,智能分析申请人偏好,并进行精准画像,实时推荐可用名称,帮助申请人快速选定“想用”“可用”的名称。
  “为破解有关难点,前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深入研究,形成改革思路,依托数字化手段对住所房屋信息进行归集并通过信息核验简化住所登记材料。”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在全市复制推广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及其应用,以租赁合同标准编码“一码关联”房屋信息,免于提交住所使用证明材料。
一次人脸识别可办理多家登记
  202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营业执照地方频道“上海专区”,集成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电子投标、银行开户、宽带办理等服务。2024年,全市电子营业执照使用次数超7000万次,蝉联全国第一。“十条措施”指出,上海还将通过电子营业执照“上海专区”向经营主体推送个性化、通俗易懂的政策指引,实现准入政策“精准触达”。
  “企业码”是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统一标准为经营主体赋予的“二维码”,同时加载于纸质营业执照和电子营业执照。202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码”试点,社会公众扫码可获取登记注册、市场监管领域许可等相关信息。同时,各类政务服务系统对接“企业码”,实现“扫码填表”“扫码取号”等功能。
  “十条措施”指出,上海将丰富“经营主体身份码”(“企业码”)扫码展示内容,“一扫即知”更多涉企信息,支撑更多应用场景。同时,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鼓励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因地制宜加大探索力度,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拓展更多“企业码”应用场景。
  同时,上海还将简化实名认证、电子签名和执照下载,为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提供更多便利。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经营主体实行实名登记,企业在申办分支机构登记时,其法定代表人应当通过人脸识别方式验证身份,并按照提交材料规范要求,签署分支机构登记申请文件。
  对此,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以需求为导向,推出“授权办理”措施,连锁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登记联络员进行人脸识别并签署相关登记文件。同时,推出“批量签署”措施,在全程网办登记时,需要电子签名的人员仅需一次人脸识别即可最多签署名下五十家分支机构的所有登记文件。此外,还优化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方式,连锁企业委派同一人员担任多家门店负责人,负责人仅需一次人脸识别即可批量下载名下所有门店的电子营业执照。
打破“一照多址”备案区域限制
  据介绍,为简化企业分支机构登记,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前期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已推出“一照多址”备案改革举措,对于在登记住所之外的其他场所从事与经营范围一致且不涉及行政许可的经营活动的企业,支持其自主选择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或办理“一照多址”经营场所备案。
  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优化政策举措,打破“一照多址”经营场所备案的区域限制。企业如在全市范围内布点经营,可统一向企业注册地的登记机关申办全市网点的经营场所备案,精简的备案材料、规范的备案流程、统一的管理模式,将切实降低企业办事和经营成本。
  此外,还将拓展优化“一照多址”备案信息的展示渠道和方式,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地方频道对外公示备案场所信息的基础上,新增“企业码”扫码获取途径。企业办理经营场所备案后,社会公众直接扫描“企业码”,即可获知相关经营场所备案信息。
  为充分保障破产程序的正常进行,有效保护债权人和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十条措施”明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与人民法院破产等案件信息的共享,持续优化注销流程,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在后续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时,相关申请材料按规定需要企业盖章的,可以通过加盖破产管理人印章的方式予以替代,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的,可以通过由破产管理人的负责人签字的方式予以替代,进一步便利破产管理人办理破产企业注销登记。同时,将优化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联动注销机制。企业通过“注销一件事”平台,可在线发起税务登记注销和营业执照注销程序,无需另行前往线下窗口办理,并免于提交税务清税证明材料。
  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1个网办服务平台(“上海企业登记在线”)、18个区局品牌服务工作室、X个服务驿站,构建覆盖线上线下,贯通市、区、街镇的服务矩阵。“十条措施”中还指出,上海将打造全市品牌工作室服务矩阵,实行网上办事“二退必联”工作制度,提升网上办事效率。即在网办过程中,如对申请案作出第二次退件决定的,工作人员必须主动联系申请人,详细说明退件原因,并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其修改完善申请材料,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重复退件,提升企业办事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海推出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十条措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