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延边州市场监管局贴心服务、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服务。 吴志军/摄
协同处理美发纠纷
创新做法
重庆市渝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处置美容美发等预付式消费纠纷中,积极创新部门协同机制,通过释法说理、行政处置、民事调解、司法救济等方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下不断涌现的消费纠纷调解积累了实践经验。
美容、美发、健身、教育培训等预付式消费纠纷一直是消费领域的痛点与难点,渝中区消委会以预付卡问题整治为突破口,创新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多部门、多渠道,最大程度化解预付式领域消费纠纷,实现从政府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到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的转变,推动预付卡消费纠纷有效化解。
2020年11月20日,渝中区消费者李女士在森木美容美发店办了一张会员卡,之后3年累计充值19万余元,截至2024年3月,卡内余额超18万元。李女士被确诊罹患癌症后,多次找美容店协商退还余额被拒绝,投诉至渝中区消委会化龙桥分会。
由于该投诉涉案金额大,且与日常消费习惯严重不符,化龙桥分会立即开展调查,多次组织调解工作,并对美容店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2024年3月5日,双方签署《投诉调解书》:美容店当场退还5万元,剩余13万余元在3个月内退还。化龙桥分会考虑到后续退还金额占比73%,不确定因素较大,因此在调解书上特别载明以美容店负责人石某某的个人账户作为指定退款路径,为后续维权预留关键抓手。
2024年3月14日,化龙桥分会发现美容店关门停业,其负责人无法联系。与此同时,渝中区化龙桥市场监管所注册登记窗口预警美容店正在提交注销申请,因此判定美容店负责人存在关门跑路、逃避法律责任的嫌疑。
渝中区消委会立即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创新跨部门协同机制:将美容店纳入经营异常名录,设置警示信息,冻结其商事登记变更权限。同时,向渝中区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2024年4月16日,渝中区人民法院发布执行裁定书,查封、冻结被告森木美容店及其负责人名下13万余元的财产和银行存款,以待处理。2024年4月23日,石某某将余款全部退还给李女士。
示范作用
渝中区消委会结合该起典型案例梳理了近3年辖区预付式消费投诉情况,总结了处置类似消费纠纷的经验:快速响应,固定侵犯消费者权益证据;及时预警,监控涉事主体证照异动状态;部门联动,阻断涉事主体商事登记变更权限,指导消费者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关键人账户资金,形成多重震慑,遏制资金转移。2024年7月起,渝中区消委会联合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消费投诉、举报信息的分析应用,进一步探索“部门+消费者协会”委托调解机制,推动“民呼我为”群众诉求办理时长缩减40%,群众满意度提升11%。 (刘文新)
“六统一”监管电子计价秤
创新做法
2024年10月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电子秤缺斤短两问题,通过推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标识、统一维修、统一轮换的电子计价秤“六统一”监管模式,实现靶向监管,营造透明放心消费环境。
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创新采取市场主办方与银行合作的模式,由银行购买电子计价秤给市场主办方,为市场内所有商户统一配置,商户则可以选择将营业额存放至银行指定账户,解决了市场秤具配发、银行客户来源的问题,实现多赢。同时,督促市场主办方落实主体责任,由市场主办方与商户签订计量管理协议,明确违约责任;指导市场主办方加强日常检查,建立约束机制,以黄牌警告、承担违约金、暂停经营等方式追究商户违约责任。
推进“一秤一码”智慧监管,统一配发的电子计价秤先由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贴上唯一识别码,将识别码与秤、经营者进行绑定,监管人员扫码就能查看检定机构、检定结论、检定日期及有效期、使用单位等信息。消费者扫码可以进行查询、在线评价,即时反馈消费意见。每台电子计价秤内置防作弊芯片、加装铅封,商户自行打开便会锁死,需要市场监管人员与厂家联系获得动态密码才能解锁,售后维修也由厂家统一负责并定期轮换,避免使用过程中非法加装作弊器具,实现从传统人力监管向智能化监管的转变。
通过分类监管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集贸市场及周边地段计量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无计量作弊行为的市场实行每月抽查,对有计量作弊行为的市场每周进行检查。各基层分局之间以交叉检查、异地检查、节假日暗访等方式,提高作弊行为的发现率,确保监管无死角。自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共查处集贸市场计量作弊案件120件,罚没款13.8万元。截至目前,盐城市在用的“六统一”电子计价秤达2400余台,东台市30家农贸市场和滨海县城6家农贸市场已全部使用。预计到今年10月,盐城市各地主城区将实现电子计价秤“六统一”监管全覆盖。
示范作用
“六统一”监管模式显著提高了计量作弊行为的发现率和查处率。目前,该监管模式已在江苏省推行。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实施的市场主办方与银行合作模式为全面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推动了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双向衔接、同向发力,共同遏制“鬼秤”“黑心秤”等作弊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一秤一码”扫码查询点评的便捷方式,也让消费过程更加透明、更加放心,构建了人人参与的电子计价秤监管新模式,成为消费者“秤”心如意的有力砝码。 (薛晶晶)
办好群众身边事
创新做法
市场监管一头连着经营主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自2024年10月中旬起,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在全州市场监管系统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打造“市场监管在您身边”服务品牌、办好群众身边事专项行动,倾听群众声音、回应民生需求,聚焦民生问题、提升监管效能,擦亮“市场监管在您身边”服务品牌。
延边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群众关注的外卖平台、“人气榜”“好评榜”排名靠前的网红餐厅为重点抽查对象,开展“逢五查餐厅”活动。聚焦米肠、打糕、辣白菜、明太鱼等热销民俗食品、节令食品,以山梨酸钾、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为重点,完成8个类别136批次风险监测,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从利企便民角度出发,贴心服务、主动靠前。延吉市“证照一码通”试点改革事项增至49项,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推进企业开办全免费,累计为6810家企业免费刻制公章32165枚,节约企业开办成本383.73万元。
从电动车整治“小切口”着手,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件3起。搭建出租车计价器检定预约平台,逐步优化预约操作流程,提升出租车计价器预约免费检定服务质效。聚焦群众关注的计量问题,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活动,发放标准砝码69个,并统一定制重量检测贴发放给消费者,让手机秒变“砝码”。积极响应群众对公开透明消费环境的期待,开展物业、教育、旅游、殡葬等重点民生领域价格违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涉企收费专项整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示范作用
延边州市场监管局深入践行“监管为民”服务理念,全面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发挥了市场监管部门敢担当、强监管、守底线、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的职能作用,提高了当地群众和企业对市场监管改革、服务、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树立了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为民、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市场监管在您身边”服务品牌创建行动入围“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全国复赛。(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