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海
近年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紧扣“1+2+4”即“构建一个体系、深化两个行动、做好四篇文章”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创造质量、强化保护效能、促进转化运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协同保护体系 提升品牌影响力
如今的赣鄱大地,“1+3+N”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可谓是深入人心。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指的是全力推进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是指南昌、赣州、景德镇3个地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扩能提质;“N”则是支持赣州市南康区家居、鹰潭市余江区眼镜、吉安市新干县箱包等行业创建县域国家级快速维权中心。通过系列“组合拳”,逐渐形成以省中心为龙头、各市中心协同、县快维中心精准服务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知识产权提链行动,围绕江西省“1269”重点产业链,为关键核心技术申请专利提供快速预审,为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为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专利供需对接与资源共享;深化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行动,聚焦独特资源禀赋,着力挖掘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大指导、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修改)也列入了省政府立法工作计划重点调研项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市场监管助推“1269”行动计划二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提链行动,提升产业链创新驱动力;知识产权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0家扩展至现在的27家,有效提升了跨部门协同合力;九江市、抚州市获批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南昌县获批强县建设示范县,贵溪市等5地获批强县建设试点县。
突出知识产权运用 助推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江西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方面,量质齐升。2024年,全省新增专利授权55760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申请注册商标15.9万件,实际核准商标11.7万件,全省有效注册商标95.6万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突破600家,累计实现产值达300亿元。
江西省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方面,效益显著。推动全省103家高校的存量专利100%盘点入库,组织指导1.3万余家企业通过盘活系统开展订阅评价获取专利技术;南昌市发行“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N产品,商标保险实现“零”的突破,专利质押登记金额达164.63亿元;启动建设全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九江、吉安、鹰潭等地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东华理工大学、新余学院等建设校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培育新质生产力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领域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江西省查处专利侵权案件965件、商标案件754件;接收跨区域移送知识产权案件及线索43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700件,成功率超50%。同时,积极推进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赣州南康家具市场等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赣州、景德镇获批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护航江西企业走出去。
2024年,江西省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4家,并拓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预约上门受理服务;景德镇市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赣州设立“江西省稀土产业知识产权数据服务中心”。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的通知》,在全省推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做实做细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品质服务“四篇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