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微刷酸引领头皮护理新风尚
作者:利文
图片
图片

图一:一款“微刷酸”头皮护理洗发水包含水、果酸、海藻提取物等9种成分。
图二:水杨酸结构式
  在护肤领域,刷酸风潮已从专业美容院走进千家万户,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日常护肤标配。这股风潮没有止步于面部,而是悄然地向头皮护理领域延伸。头皮,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微生态迷宫”,其护理需求日益受到重视。于是,高效安全的头皮“微刷酸”护理,正在成为头皮护理的新风尚。
酸类成分是头皮护理“万金油”
  头皮,这片仅有面部皮肤一半厚度的区域,却密集分布着毛囊,每平方厘米高达200-300个。而且,日均分泌着两倍于面部的油脂量。然而,情况复杂的头皮区域长期以来却被忽视,疏于护理,导致头油、头屑、头痒等头皮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头皮问题,以水杨酸为代表的酸类成分展现出了强大的护理能力。
  据了解,酸类成分是应对各种头皮问题的多面手。水杨酸的脂溶性特质,让它像“液态吸油纸”可以渗透至毛囊深部,溶解角栓(堵塞毛孔的硬化油脂)。而且,还可以在减少头皮油脂分泌的同时,温和代谢老废角质,去除已经形成的头屑。值得一提的是,水杨酸还能抑制引发头屑的马拉色菌的活性。如果与一些主流去屑成分联合使用,如吡咯克酮乙醇胺盐,可以实现缓解头皮刺激、瘙痒,达到从根源去屑的效果。
  酸类成分还能将头皮pH值恢复至健康弱酸性(4.5—5.5)状态,从而抑制致病菌定植,稳定头皮微环境,提升头皮健康状态。因此,酸类成分尤其适合油性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患者,以及头皮长痘、毛囊炎反复发作的人群。
头皮用酸很安全
  提到头皮用酸,很多人会担心其是否有刺激性,而科学数据给出了让人放心的答案。研究发现,头皮的pH值呈现弱酸性,天然“喜”酸。头皮每天分泌的大量皮脂又形成了“隔离带”,可以减缓酸类成分渗透速度。所以,在头皮上用酸通常不容易出现像面部那样出现刺激、敏感甚至皮肤剥脱的情况。
  据了解,多项研究数据证实头皮用酸类成分十分安全。国际期刊《Jour
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美容皮肤学杂志》)2022年发表的论文显示,头皮对5%甘醇酸精华的耐受率高达93%。头皮的耐酸表现显著优于面部。另一项人体使用研究证实,2%水杨酸洗发水连续使用8周,未出现头皮屏障损伤。
  除了科学研究,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验证头皮用酸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据了解,许多使用过头皮用酸产品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使用后并未感受到明显的刺激或不适,反而头皮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一位长期受头油和头屑困扰的消费者表示,在尝试使用含有水杨酸的洗发水后,她的头皮变得更加清爽,头屑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微刷酸”操作很简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头皮“微刷酸”护理很简单。因为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护肤品、洗护用品中添加的酸浓度远低于专业机构“刷酸”的浓度。尤其是“微酸”洗发水,无需专业操作,可以直接替代普通洗发水作为日常头皮护理用品使用。
  在使用方法上专业人士建议,使用“微酸”洗发产品的时候,让洗发水泡沫在头皮上停留2—3分钟,并用指腹轻柔按摩,帮助酸类成分更好地渗透头皮即可。
  在选择产品上有关人士建议,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临床皮肤测试、pH值在5—6区间内,且含有适量水杨酸或其他温和酸类成分的产品。另外,不同的头皮类型(如油性、干性、敏感性)需要不同的护理。因此,在选择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头皮类型来挑选,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此外,头皮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定期使用含酸类成分的洗护用品,才能逐步改善头皮状况,实现头皮的焕新与强韧。
  酸类成分是头皮健康的精密“调节器”。科学选择和使用含酸类成分的洗护用品,可以轻松实现头皮的焕新与强韧。未来,随着头皮护理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头皮“微刷酸”护理将成为更多人的日常选择。 (利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刷酸引领头皮护理新风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