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南省濮阳市消协提示
绿色消费警惕伪环保营销
作者:耿记安

  本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时近五一,河南省濮阳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假期出游谨防夜间消费隐形坑,绿色消费警惕伪环保营销。同时应注意,当前国内文旅消费中,文化体验需求激增,博物馆、非遗项目、音乐节成热门。文旅消费趋热背后,伴随一定风险。
  部分小众旅游地因短视频爆火,但接待能力不足,导致游客体验差。消费者应提前查看真实评价,避免扎堆打卡。部分景区推出高价非遗体验、限定文创等消费项目,实际内容缩水。消费者应提前对服务项目进行核实和评估,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购买。展览会、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往往会伴生黄牛倒卖、虚假票务平台诈骗等现象,消费者要通过正规平台购票,警惕内部渠道等骗局。
  夜市、灯光秀、剧本杀、VR乐园等夜间经济正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消费热点。濮阳市消协提醒消费者,要注意部分密室逃脱、VR体验馆消防是否达标,或存在设备故障隐患。消费者应选择有资质的场馆,并留意安全出口位置。部分夜市、大排档未明码标价,结账时可能会面临临时加价,消费者应提前确认价格,留存小票。
  新能源租车、共享单车、无痕旅行、环保包装、低糖、有机食品日渐成为当下文旅消费新标配。濮阳市消协提醒消费者,绿色消费要警惕伪环保营销。部分景区充电桩不足,可能导致还车困难,建议消费者提前规划路线,确认充电设施。
  此外,部分商家以绿色名义收取包装费,但未必真正环保,建议消费者自备购物袋,拒绝不合理收费。市场上存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产品的情况,消费者要认准有机认证标志,选择可信渠道购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色消费警惕伪环保营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