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晓东
在北京市海淀区街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会在送“货”时端详电梯,也会在取餐时观察有无食品安全问题,他们就是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电梯安全“哨兵团”和食品安全“哨兵团”。
“这里有部电梯好像有故障,一直不能用,居民上下楼特别不方便。”日前,一名“哨兵”发现温泉镇某小区的电梯长期处于停用状态,影响居民出行,便迅速将这一情况报送至温泉镇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抵达现场后,对电梯的报修记录、维保记录、电梯年检记录等进行核查,发现该电梯由于维修板出现故障,采购配件耗费时间较长,处于维修状态。执法人员现场提醒小区物业要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维修速度,尽快恢复电梯运行,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最终,电梯得以正常运行,小区居民纷纷为执法人员和“哨兵”小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点赞。
不久前,一名“哨兵”在送餐过程中发现西北旺镇一家烧烤店卫生环境较差,他立即通过“哨兵团”工作群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西北旺镇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确实存在厨房操作台面清洁不及时的情况,随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其立即整改。
在北下关街道市场监管所联合街道商务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关新小哥”交流会上,来自“哨兵团”的骑手组长王学伟感慨道:“以前总是在埋头赶路,觉得能按时把饭送到大家手里就行了,成为‘哨兵’后,我觉得自己不仅要干好手里的事,还要能通过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成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与守护者。”
目前,这支队伍已覆盖全区29个街镇,越来越多的民间高手踊跃加入,规模已达1900余人。“哨兵团”成员凭借工作机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线索,这种主动参与社会共治的行为为城市治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为帮助“哨兵团”了解电梯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其发现问题能力,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哨兵”的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聚焦会识别、能发现、善反馈三大核心能力,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实操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项培训。此外,还与外卖平台签订网络食品安全政企共治合作协议,通过平台“E食无忧”协同治理工具,实现了监管部门检查信息与平台餐饮商户管理信息的线上共享,让“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可视化、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