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 5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共35项重点任务、85个行动点,内容上突出“五个更加”。
在对标改革上更加系统,围绕企业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资源、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办理破产等10个重点领域,推动对标改革,实现系统提升。
在要素服务上更加贴心,强化主动靠前服务理念,聚焦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要素难题”提出工作举措;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必备的水电气网等生产要素,完善水电气网等行业服务标准,全流程在线跟踪提醒办理时限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积极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分类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或无须重新办理环评等改革举措,为项目建设“提速”。
在政策保障上更加全面,从政策制定、政策落实、法治保障等全流程完善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在政策制定上,严格落实涉企政策制定程序要求,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明确在政策出台或调整前须广泛听取意见并设置合理过渡期,以政策的公平性、稳定性增强发展的确定性;在政策落实上,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推进《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12345热线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在政务服务上更加便民,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建设省级统一受理端,在落实好国家新一批1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地方“高效办成一件事”;针对经营主体反映的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等问题,将“一企来办”平台打造成涉企服务的总入口、回应企业诉求的总客服,今年重点建设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功能,实现省级惠企财政资金线上兑付;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覆盖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开餐饮店“一件事”、大件运输“一件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50项政务服务事项,申请人在办理时可免于提交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常用证照。
在难点治理上更加精准,注重企业所感所得,对企业反映在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领域仍然存在的“旋转门”“玻璃门”“卷帘门”,以环保、卫生、安保、质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在南京、扬州、连云港试点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逐步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努力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非禁即入;对行政执法不规范、柔性不足、标准不一等问题,建立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和计划管理制度,对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推行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等举措,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此外,《行动方案》还首次明确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任务,坚决打击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的行为,给经营主体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薛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