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针对“瞬间刹停”“撞赢卡车”等虚假广告,中广协呼吁——
必须对无底线汽车营销踩“刹车”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讯(记者任震宇)有的智能汽车宣称“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有的智能汽车的碰撞测试家用汽车撞“赢”八吨重卡车……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公开发声,呼吁行业坚决对无底线的汽车广告营销踩“刹车”。
  中广协表示,近年来,一些汽车厂商在广告和营销宣传中的内容引起公众质疑,如片面强调辅助驾驶功能,使人误解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夸大自动驾驶功能,称可以在多种路况下实现自动变速,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限制;刻意掩盖导航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甚至错误引导对汽车安全关键信息的认识;宣传满电状态下续航935公里,实际在相同条件下只能达到600公里。有的广告还罔顾事实和生活常识,编造虚假信息,出现诸如“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家用汽车碰撞测试撞赢卡车”等“奇迹”。
  中广协表示,汽车厂家、经销商和营销机构不能忽略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底线,要给正常的广告和营销传播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汽车厂商和社会要对无底线的广告和营销传播踩下“刹车板”。安全是汽车产品的底线,同样是汽车广告和营销传播的底线。《广告法》规定了广告真实、合法、导向正确的基本原则,还明确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更进一步明确广告中商品的性能、功能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为虚假广告。
  中广协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屡屡出现的无底线营销,是对各方都不利的“多输”。对汽车行业来说,是行业内卷的表现,破坏市场秩序;对于诚信合法经营的厂商来说,是不公平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侵害消费安全这一消费者的法定基本权利;对品牌自身来说,且不说因为违法受到处罚对品牌产生恶劣影响,但就社会的质疑而使品牌失去信任,是对品牌的毁灭式伤害。
  中广协呼吁汽车厂商在市场营销中不能再无序“自由放飞”,一方面依赖虚假宣传等内卷形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破坏正常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违背基本商业原则,大量拖欠广告和营销费用,破坏汽车行业、广告营销行业正常生态环境。汽车厂商作为广告和营销传播的第一责任人,应树立责任营销意识,对不符合规定的广告和信息及时更改,没有问题的汽车厂商要引以为戒,广告制作和发布单位、视频生产和互联网平台等信息传播单位要加强内容核查,对于违法违规内容不予制作发布,已经上线的应立即下线,更不能推“流”助澜。
  中广协表示,作为全国性的广告和营销领域行业组织,中广协致力于服务行业自律、行业维权、行业发展,旗帜鲜明倡导、鼓励和支持负责任营销、有温度营销,坚决反对无底线营销,反对为博眼球而违背生活常识、违反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制止和消除无视消费者利益的无底线营销,真正体现消费者至上,服务提振消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必须对无底线汽车营销踩“刹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