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民有所呼”践初心,“我必有应”解民忧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绘就齐鲁惠民服务新图景
图片

  在沂蒙山区的深处,一条崭新的光缆蜿蜒穿行,将高速网络接入世代闭塞的村落;在济南老旧社区活动中心里,银发老人们围坐一堂,学习用智能手机与远方的子女视频通话;在潍坊寿光的蔬菜大棚内,菜农轻点手机屏幕,精准调控灌溉与温控系统……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正是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移动)践行“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服务理念的生动写照。
  山东移动将“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融入血脉,以扎实的网络建设、精细的服务优化和创新的惠民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暖心服务践行承诺,让服务更有温度、响应更有速度,在齐鲁大地绘就一幅惠民服务新图景。
网络先行,筑牢“民呼我应”的数字底座
  畅通无阻的通信网络,是群众表达诉求、共享数字发展成果的基础通道。要推进“民呼我应”深入落地,首先需要筑牢坚实的数字底座。近年来,山东移动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乡村、山区等不同场景,构建起高速、稳定、泛在的通信网络。
  在城镇,5G网络的广泛覆盖,为智慧生活提供坚实支撑;在广袤乡村,“宽带入户”攻坚战如火如荼,全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家庭宽带管线覆盖超2000万户农村家庭,覆盖率达99%。
  “以前俺家的油杏得用木车推着去集上卖,现在有了移动5G和千兆宽带,俺坐在杏树下点点手机,就能把果子卖到全国了,既挣钱又省心。”临沂沂南县黄山坡村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黄山坡村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油杏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因村庄三面环山,受山体遮挡,曾经村内5G网络弱覆盖,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山东移动网络维护人员多次前往村里实地查勘,因地制宜优化调整施工方案。面对山路难觅、地形复杂等重重困难,山东移动组建攻坚团队,优先协调资源,创新组网方式。网络建维人员一步一个脚印踩着荆棘野草,肩扛手提基站设备,依托村内现有的PON网络,快速部署了700M+900M4/5G双模一体化大功率基站,在油杏采摘期前攻克了5G弱覆盖问题,为沂蒙山区农产品销售建起了“信息高速路”。而在临沂沂水县的一个偏远村落,村民李大爷第一次用上宽带时,激动地说:“过去信号断断续续,跟在外打工的孩子说句话都难。现在视频清清楚楚,像在身边一样,心里踏实多了!”这样的改变,正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
服务升级,构建“民呼我应”的品质标杆
  用心倾听,把“民意”融入惠民实践。通信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针对客户关注的套餐资费等重点问题,山东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明白办、放心用”行动,深入推进服务承诺落地,包括“透明消费、明白办理”“主动提醒、放心使用”“套餐变更、限时办结”“业务退订、便捷无忧”“营销免扰、一键举报”等十项内容,努力让用户在通信服务消费中“看得清楚、办得明白、用得放心”。
  为了让服务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山东移动举办客户服务主题发布会活动,面向社会发布信息通信惠民新举措,推出“星级服务”“七星服务”及“全球通五大尊享升级计划”,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贴心的服务。在全省16个地市157家营业厅,开展“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总经理接待日活动。各市县分公司总经理走进营业厅,现场倾听客户声音,沟通客户关注问题,收集意见建议,针对复杂问题,设立“快速响应通道”限时督办解决。此外,山东移动还在10086热线开展“在线接音”活动,由公司副总经理带队,组织市场、客服条线负责人及业务骨干50余人集体听音,现场接听客户来电,深挖产品流程问题,推动服务持续提升。
  精准服务,让“民忧”在暖心行动中化解。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山东移动将适老化、无障碍服务作为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在全省营业厅,山东移动广泛设立“爱心专席”,开设“银发课堂”,服务人员耐心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并手把手指导他们使用中国移动APP“关怀版”——更大的字体、更简洁的界面,让原本复杂的数字操作变得简单易懂。70岁的王奶奶在学会自助查询话费后,高兴地说:“这下我不用总麻烦孩子了,自己就能搞定!”针对残障人士,山东移动推出专属资费优惠套餐,并在济南、临沂等地试点手语服务,让沟通跨越声音的障碍。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更传递出企业的温度与担当。
  文化赋能,让营业厅成为“服务+文化”新窗口。在潍坊潍城和平路营业厅,一场别开生面的“风筝制作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客户参与。这是山东移动“服务+文化”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该营业厅以“风筝文化”为主题,打造非遗制作体验区,让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济宁曲阜春秋路营业厅,“国学小课堂”成为当地的文化亮点。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经典、体验书法,家长们纷纷感慨:“没想到营业厅不仅能办业务,还能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未来,山东移动还将在全省打造20家特色营业厅,让客户享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使通信服务成为连接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纽带。
数智惠民,书写“民呼我应”的民生答卷
  山东移动不仅关注个人用户的通信需求,更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理念延伸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依托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积极为数字政务、智慧农业、远程医疗等民生领域赋能。
  在滨州,山东移动深度参与“城市大脑”建设,依托OneNET城市物联网平台,打造“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的一屏感知、重要情况的统筹指挥和重大部署的数字化辅助决策,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在“蔬菜之乡”寿光,基于移动5G网络打造的智慧农业平台,让菜农可以实时监控棚内环境,精准调控水肥,大幅提升种植效益。当地种植大户张师傅欣喜地表示:“以前全凭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产量提高了20%,化肥农药用量反而减少了15%,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在威海,山东移动助力搭建的远程医疗平台,使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山东移动的“数智力量”正成为激活乡村潜能、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
  从翻山越岭铺设光缆解决“通信难”,到适老助残跨越“数字鸿沟”,再到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兴旺,山东移动始终以“民有所呼”为行动号令,以“我必有应”为坚定承诺,将惠民初心融入每一项扎实服务。
  未来,山东移动将继续以“十件实事”为抓手,深入开展“明白办、放心用”行动,全力做好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让“民呼我应”的服务理念在齐鲁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广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有所呼”践初心,“我必有应”解民忧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绘就齐鲁惠民服务新图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