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民生保障显著增强。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李云泽说,监管部门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现“一增一优一补”。
“一增”是增供给,全力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例如,加强提振消费的金融供给,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搭建了新能源车“车险好投保”平台,推动实现“愿保尽保、凡投必保”,目前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一优”是优结构,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加强科技信贷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0%。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一补”是补短板,切实强化薄弱环节金融支持。2024年以来,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贷款22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14.6%。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十四五”期间亩均保额提升了72%。更好满足养老健康需求,商业养老金、养老理财等业务试点稳步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不断加快。大病保险服务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5年来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经济补偿。助力提升灾害保障水平,保险业针对洪涝灾害、台风地震等累计赔付超过1500亿元,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在20多个省市落地,推动防灾减灾“安全网”进一步织密织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