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消费提示
谨防“最低价”“特供酒”营销噱头
作者:刘文新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近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发布国庆节、中秋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最低价”“特供酒”营销噱头。
  川渝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预订酒店民宿时,不要被“全网最低价”“准五星级”等宣传忽悠,可以通过查阅酒店官网、不同平台价格及消费者评价等方式,了解酒店民宿真实情况,综合考虑后再下单。签订合同时,务必逐条审阅,明确旅游行程、费用标准、自费项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明确内容后再签字,避免产生纠纷。
  面对商家各类打折促销、满减活动时,不要贪图便宜冲动购买,要保持冷静、理性消费。网购时,要选择正规购物平台,对商品质量、数量、品牌、售后等信息了解清楚。
  假期是礼品消费旺季,也是虚假产品高发期,如“特供酒”“内部专供”等噱头商品。川渝消委会建议消费者从专卖店、商超或具有酒类商品经营许可资质的酒类经营企业购买所需酒类产品,不购买来源不明或“三无”产品。
  消费者在线下购买月饼时,应选择在大型超市、食品专卖店等销售点选购;线上购买时,选择具有正规运营资质、信誉评价高的平台和店铺进行购买。挑选月饼时,要选择包装完整清洁、无裂纹、不露馅的月饼;查看标签标识是否完整,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购买后按照包装上的贮藏方法贮存,食用前注意检查有无异味、霉变等现象。挑选礼盒月饼时应选择包装简约适度的产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注意留存相关购物凭证,如遇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商家协商或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谨防“最低价”“特供酒”营销噱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