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江苏省消保委发声
航空公司“锁座收费”涉嫌侵权
作者:薛晶晶

  本报南京讯(记者薛晶晶)花了机票钱,想选个靠窗座位还要额外加钱,免费能选的只剩后排中间位,这合理吗?9月26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文指出,航空公司通过锁座行为,将本应免费提供的选座服务变为付费选项,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经济舱机票后,前排、靠窗、靠过道等座位被航空公司锁定,须支付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费用才能解锁选座,想免费选座只能在有限的后排中间位置选择。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航空公司锁座收费的行为主要存在三大核心问题,直接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边界。
  一是锁座规则不公开、不透明。多数航空公司未在购票页面或官方渠道明确公示锁座比例计算依据、动态调整机制及选座具体的收费(或积分兑换)标准,同一航空公司不同航班的锁座范围与收费金额也存在差异。消费者往往在购票后进入选座环节,才发现优质座位要额外付费,失去提前预判与选择的权利。
  二是锁座比例攀升、范围扩大,挤压消费者选择空间。据悉,热门航线、节假日航班的锁座比例尤为突出,锁座范围也从早期涉及飞行安全的紧急出口等特殊座位,逐步扩大至普通经济舱的前排、靠窗、靠过道等相对较舒适的座位。而免费可选的座位多集中在机舱后排中间座位,甚至出现连排座位被拆分锁定、同行人无法邻座的情况。江苏省消保委表示,此举锁住的不仅仅是飞机座位,更是在给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上锁,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锁座收费合理性尚待考证。在公众认知中,机票费用已包含安全运送至目的地及提供座位的基础服务,选座本应是机票权益的一部分。但部分航空公司的锁座行为则是将基础权益进一步上升为增值服务,且对同一舱位内不同座位的选座费定价不同。江苏省消保委指出,此种收费模式更多是航空公司对座位资源稀缺性的营利性利用,而非基于服务成本的合理考量。所谓行业惯例,难以掩盖其收费缺乏成本依据、过度逐利的本质。
  针对这一乱象,江苏省消保委明确表态:机票费用已包含基础座位使用权等核心服务内容,航空公司通过锁座占用优质座位、额外收取选座费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同时与航空公司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相违背。
  江苏省消保委强调,只有在保障消费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拓展收入来源,才能实现航空行业健康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双赢。江苏省消保委建议航空公司,锁座行为应回归安全初衷,仅对紧急出口、安全员座位等涉及飞行安全的特殊座位进行必要管控,同时规范经营行为,在购票页面、官网等显著位置,以清晰字体公示锁座具体规则范围、选座收费标准等信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监管部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尽快出台针对性规范,明确航空公司锁座的合法边界与定价依据。同时加大监管与查处力度,对超比例锁座、隐瞒收费规则、强制付费选座的航空公司依法追责,督促航空公司落实主体责任。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购票前应仔细查看平台或航空公司公示的选座规则,优先选择锁座透明、免费座位充足的航空公司。若发现航空公司隐瞒锁座规则、强制要求付费选座,可拒绝并保留购票页面截图、沟通记录、账单等证据;遭遇锁座纠纷时,可通过12326民航服务监督热线或向相关部门反映,依法主张退还不合理费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航空公司“锁座收费”涉嫌侵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