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元 夏海防
山川俊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辽宁大地,好产品、优服务在省内各地竞相涌现,而获评“辽宁优品”则得以聚沙成塔,以质优上品的集体品牌形象破茧成蝶,飞出辽宁、飞往全国、飞向世界。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建设品牌强省。辽宁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创建区域品牌、行业品牌,持续培育储备“辽宁优品”,提升“辽宁优品”的美誉度和竞争力,推动辽宁产品向辽宁品牌转变,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质优上品的集体Logo
为破解辽宁品牌总体多而不精、全而不强的困境,提高品牌发展水平以满足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要求,辽宁省立足当前的品牌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辽宁优品”的战略目标,在不断完善、总结经验的实践过程中,站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今年2月份,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辽宁优品”品牌 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品牌驱动引领产品提档升级、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辽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辽宁优品”作为辽宁省政府全力打造的公共品牌,由设在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的辽宁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打造;总体定位是将“辽宁优品”打造成代表辽宁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服务业产品的知名品牌;总体目标是聚焦全省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学规范、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一流品牌企业,打造一批质量卓越、市场占有率高的“辽宁优品”品牌,全面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品牌体系,实现辽宁品牌竞争力迈进全国前列。
按照《实施意见》,辽宁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辽宁优品”品牌建设工作,合力构建以“辽宁优品”品牌为统领的“1+4”品牌(“辽宁优品”公共品牌和农业品牌、工业品牌、服务品牌、区域品牌)体系,以及以“辽宁优品”品牌管理办法为统领的“1+ N”制度(“辽宁优品”品牌管理办法和“辽宁优品”评价通则、专家管理规定、证书和标志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体系,梯次推进“辽宁优品”品牌建设。
秉承质优上品的品牌承诺,“高标准、严评价、强监管、可追溯”是辽宁省推进“辽宁优品”品牌建设始终坚持的12字总体工作原则。高标准,即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经营主体制定、实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企业标准,对经营主体执行标准进行先进性评价,确保“辽宁优品”重要指标的先进性;严评价,即以评价体系建设作支撑,建立评价专家库,制定评价通则和评价细则,明确评价依据,通过资质评价和现场评价,确保“辽宁优品”评价的客观、全面、真实;强监管,即强化事后的动态管理,确保“辽宁优品”品质和质量;可追溯,即引导“辽宁优品”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探索实施一品一码,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层层筛选脱颖而出
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优势明显、特色显著、资源禀赋好的产品和服务,“辽宁优品”品牌建设坚持优中选优、共建共享,在统筹规划中分类实施,利用标准引领带动创新驱动,要求参评单位严守质量至上、信誉为本的理念。辽宁省委宣传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均参与到“辽宁优品”的评定之中,集合力量共同擦亮这张辽宁新名片。
产品、服务想要获评“辽宁优品”,要经过辽宁省(中)直部门和省内各地区择优推荐,而后由评定机构组织专家组根据《“辽宁优品”申报材料审查评分表》进行审查,从优势特色、标准质量、品牌荣誉、规模效益4个维度进行审查打分,提出入围评价建议名单,再经由行业部门组成的评定委员会联络员会议审议,确定“辽宁优品”评价名单。然后,进一步指导纳入评价名单的企业制定企业标准,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重点出口国的先进团体标准进行先进性评价,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照通过先进性评价的企业标准,进行产品质量及服务能力的符合性检验。
对通过产品符合性检验的,组织专家围绕创新驱动、标准先进、品质卓越、服务优质、信誉过硬、社会公认6个维度进行资质评价,细分为农业、工业(食品)、工业(非食品)、服务业等现场评价组。评价组由技术专家、相关行业部门观察员和纪检监察监督员等组成,重点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质量管控能力、一致性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提出拟获评“辽宁优品”建议名单。
对拟获评建议名单上的经营主体,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税务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再通过召开由行业部门组成的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确定拟获评“辽宁优品”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经广泛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报请辽宁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审核审定后发布获评名单,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获评单位颁发证书。
目前,已获评“辽宁优品”的46个产品、服务,都是经过组织申报、资料审查、评定委员会审议、标准先进性评价、符合性检验、资质评价、现场评价、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审议公示和获评发布10个环节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
技术支撑强力保障
“辽宁优品”标志寓意“天辽地宁,质优上品”,由圆形“辽”字和中文“辽宁优品”及英文“Liaoning Superior Products”组成。“辽”字以绿色为主色调,代表辽宁始终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经营主体极为看重可在相应产品或服务范围内依规使用“辽宁优品”标志,这是可代表辽宁形象的荣誉。
“辽宁优品”四个字背后,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以保证科学性和严谨性。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作为辽宁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建了由相关行业部门和专家构成的“辽宁优品”评定委员会,成立由相关行业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辽宁优品”评价专家库,充分发挥评定委员会和评价专家的作用。辽宁省内一批专业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则为“辽宁优品”的评定提供强大支撑。
评定“辽宁优品”最核心的一点是注重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经营主体制定、实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企业标准,对申报“辽宁优品”的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先进性评价,确保“辽宁优品”重要指标的先进性、优越性。例如,已经评出的大连海参,其中一个指标是“复水后干重率”,这是代表干海参品质的关键指标,国标要求≥40%,行业标准要求≥60%,特级的干海参行业标准要求≥65%,“辽宁优品”的标准要求≥68%;“水溶性总糖”指标的国标和行业标准都要求≤3%,“辽宁优品”标准要求≤1%。已评出的盘锦大米、朝阳小米等一批“辽宁优品”品牌,同样在关键指标上突出体现“优”字。
多方助力出辽出圈
建设“辽宁优品”品牌体系,推动颜值转化为产值、品牌沉淀为价值,一方面需要规范程序严抓评定,另一方面需要助力“辽宁优品”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加快构建“辽宁优品”宣传和推介体系,大力宣传品牌、着力推广品牌、推动品牌创优3项举措并用,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平台、渠道打响“辽宁优品”品牌。
线上,开设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扩大宣传声量,组织“辽宁优品”进辽视春晚、进电台广播,并在辽宁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将“辽宁优品”纳入了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线下,组织“辽宁优品”进车站、进高铁、进高速等客流密集场所,在消费者中持续讲好辽宁的新品牌故事。
为推广品牌和推动品牌创优,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辽宁优品”参加各类推介活动,与辽宁省国资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组织“辽宁优品”进北京、进四川、进海南、进陕西等地;支持产品获评“辽宁优品”的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市场监管部门还牵头开通京东“辽宁优品”销售专区,已开设5家“辽宁优品”线下门店,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辽宁优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辽宁优品”不是一评定终身。《实施意见》明确,“辽宁优品”坚持日常监管和定期复审相结合,对技术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将撤销“辽宁优品”资格。获评“辽宁优品”3年有效期满后,还会进行复审评价,用高质量保证“优品出辽”之路走得更宽广。
“辽宁优品”代表着奋进中的辽宁形象,奋进的辽宁正在推出更多的“辽宁优品”。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