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涉水产品系列报道之二
健康承诺也许是美丽的谎言
作者:李燕京
图片


    ■本报记者 李燕京
  那些游走在各个社区,以老年人为主要宣传对象的涉水产品推销员们,口口声声称宣传的是健康生活方式,甚至搬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数据”,让人听了不禁为自己、为家人的饮用水问题担忧。但事实上,听起来言之凿凿的数据、理论,大多是以科学的名义搞的伪科学。
碱性水功效有限不能随便喝
  在一个名叫巴玛的涉水产品网站首页上,可以看到:“巴玛碱性离子矿物质水郑重承诺:3天有效改善便秘,7天有效改善新陈代谢,15天有效改善消化系统,30天有效控制血压,60天有效控制血糖,180天人体健康明显改善。”(见图)这样的承诺看上去似乎令人信心十足,殊不知,这样的承诺却缺乏科学依据。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告诉记者,碱性水是日本人先搞起来的,但据他了解,在日本,碱性水主要用于医疗领域,而不是作为生活用水。
  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介绍说,日本功能水协会曾经组织过试验,证明离子水机生产出来的碱性水对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对胃酸过多或溃疡有一定的疗效,但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其他疾病也有治疗作用。而且碱性水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正常人群是不能随便饮用的,因为其PH值和饮用量都是被严格控制的。只有PH值在9.5左右,才会对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果PH值超过10,就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就算是PH值是8或9的水,它经过胃时,也不会再保持碱性了,因为胃酸的PH值是2-3,所以,“喝碱性水有益健康”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记者还在一些涉水产品的宣传中看到,“体酸是百病之源”,“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酸性体质,容易受到病痛侵扰。PH值处于6.9-7,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而碱性水机可以帮你摆脱病痛。”对此,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的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只有当人体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患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食物影响的。“血PH值到7.2是严重的酸中毒,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我在临床上还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他告诉记者。
不合格能量水常喝可能致病
  高科技是涉水产品的新卖点,记者在市场上看到,纳米水机、磁化水机,还有小分子团水机、活化水机等等,宣传口号不外乎是“可以抗衰老、减肥美容、提高免疫力,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皮肤病、肠胃病、心血管病乃至癌症,均有显著疗效……”似乎喝了这水,就能包治百病、长生不老。
  专家却指出,所谓的纳米水,本身在理论概念上就是错误的,真正的纳米水,国外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但那是着眼于物质结构研究的理论上的水,指的是少数的水分子,当水分子超过一定的量后,就变成常态的水,其在纳米尺度下的特性也就随之消失了。所以目前市面上的纳米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顾久传则介绍说,活化水、能量水都是值得质疑的提法。从初中的物理书中我们就学过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能量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水中的能量从何而来?我们协会曾经到某企业检测过一个所谓有能量的活性水机,原来机器中的陶瓷球含放射性元素,源源不断地放出α-射线、β-射线,经检测,陶瓷球被浸泡后,水中的α-射线、β-射线也超标。二次大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不少人并非死于爆炸产生的高温或冲击波,而是死于放射病。饮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是被控制的,如果超标,这样的能量水是会要人命的。”
制水设备造不出标准矿泉水
  不少企业称其涉水产品可以将自来水变成矿泉水,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在专家们的眼里,这只不过是又一个骗人的把戏。
  李复兴表示,矿泉水是在地壳深处循环数千年,岩石中的矿物盐缓慢地溶入到水中的,任何人为的添加方法,都很难做到将如此丰富和如此多数量的矿物元素溶入到水中。同时,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矿泉水有水源地方面的要求、生产要求以及具体的指标。自来水中也含有矿物质,它属于非包装水,即使通过加工,有些矿物质含量达到矿泉水的要求,依然不能称之为矿泉水。另外,许多矿石虽然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同时也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元素,例如有些矿石中含有铅、砷、铝等物质,在溶出有益矿物元素的同时也会溶出有害元素,而这些矿物质的标准限量值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对于矿化水来说,其安全性问题非常重要。
  顾久传介绍说,一些矿泉水机实质上就是让矿物质在水中缓缓释放,但是当水长时间不用的时候,比如早晨一起来,由于整夜的浸泡,水中的矿物质含量相当高;而当水被大量使用,流速过快的时候,矿物质来不及释放,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又会极少。这样,当矿物质含量过高时,可能对身体不利,过低时又毫无意义。
  面对涉水产品的各种不规范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涉水产品行业中必须坚决打假,把假的打下去,优质的产品才会有更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链 接……………………
水质处理器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水质处理器按其主要水处理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般水质处理器:通过过滤、吸附等处理,改善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软水机(器):通过阳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使水软化。
  纯水机:通过反渗透、电渗析、电吸附、离子交换、蒸馏等处理,能提供纯水。
  矿化水机(器):通过麦饭石、矿化陶瓷球等过滤,或向水中添加矿化浓缩液等处理,增加水中矿物质成分。
  消毒除菌净水机(器):通过紫外线、臭氧、电子杀菌、碘树脂、溴树脂等杀菌,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滤菌,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
  电解制水机:通过电解产生碱性和酸性水(供洗用)。
  其他净水机:除上述种类之外的水质处理器。 (李燕京)
●提 醒……………………
神奇功能不可信
    在采访中,专家们纷纷强调,消费者碰到听起来有些神奇功能的涉水产品时,最好远离。水对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涉水产品时,不应轻易相信各种夸大的宣传,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多半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玄机。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指出,消费者一定不要轻易购买宣传能量水机、活化水机等涉水产品。并说:“我要是消费者,一听到能量水、活化水,就会远离,那机器里的水我决不喝。”
  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功能水杯(能量水杯),或其他自称会有“能量”的净水器、水处理器,也最好去送检一下。具体操作如下:把纯净水或自来水注入水杯(或净水器)中,浸泡24小时,将浸泡后的水送疾控中心去检测α-射线、β-射线。如果超标,那就赶紧扔掉。
  即使是使用反渗透、纳滤、超滤净水器,出水也是煮沸后再喝为好。尤其是使用了某些新材料或“功能材料”的净水器,消费者更要注意含有KDF的净水器,出水应经常检测锌离子,防止超标(标准值为1mg/L),过量的锌离子对人体有害。
  有的净水机在宣传上强调多层过滤、是真正的纯水。对这一说法,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认为,在喝水问题上,人们最大的误区是“水越纯越好”。其实,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纯净水,全世界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纯净水的好处。并指出:“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矿物质的水的环境中起源、进化和生存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水‘溶剂’(纯水),不含矿物质的水对生命是不利的。去除了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纯净水,是功能退化的‘死水’。” (李燕京)
●观 点……………………
科学知识还需扩大宣传力度
    科学是严谨的,权威部门的数据是经过多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来的,所以人们相信。于是一些涉水产品企业便利用人们的信任,杜撰调查数据,编造科学结论。其绞尽脑汁编造伪科学的目只有一个——卖产品。
  记者在涉水产品网站上看到有这样的宣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80%的人是酸性体质,而体内酸性物质过多,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癌症等等疾病,只要长期喝碱性水,便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去除积存的酸性物质,从根源上控制疾病的发生。”而且网站上显示世界卫生组织还有一个 “世界卫生组织评好水的七条标准”。在这个“标准”中,碱性水、小分子团水都成了饮用水是否健康的指标,甚至还有一些调查结果支持。
  其实,这些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从来也没有发布过任何 “评好水的七条标准”,“我们遍查了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怎么也找不到这个‘标准’的踪影,世界卫生组织的其他文件中也找不到所谓的 ‘评好水的七条标准’。”无疑,这“七条标准”是假标准。很显然,是为了推销产品而精心炮制、凭空捏造出来的。
  涉水产品行业中的谎言、谣言不止一个两个,面对这些伪科学,面对上当受骗的消费者,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伪科学流传如此之快,而科学的传播却相形见绌?真正的科学知识为什么就不能有更大规模的宣传力度?记者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利益,在高额利润面前,一些企业昧着良心违背科学,四处宣讲自编自演的伪科学闹剧。而缺乏资金支持的科学理论却成了“深闺中的少女”。
  此时,最需要站出来的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其实,我国卫生部早在2007年第10号公告中就戳穿了普通自来水经过离子水机电解之后,能对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具有改善作用的谎言,要求各地封杀吹牛离子水机,并严厉查处违规单位。但就是这个被权威部门揭露的谎言,直至今天在很多地方还可以听到、看到。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消费者轻易地相信了谎言,并且还在高高兴兴地使用着用谎言包装出来的产品。 (李燕京)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渠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健康承诺也许是美丽的谎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