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更多选择尽在三网融合
作者:武晓黎


    
■本报记者 武晓黎
  有一天,你可以坐在客厅里用大背投当显示器上网;有一天,你可以用手机看所有的电视频道;有一天,你可以任意选择电信或者有线电视的网线上网、看电视、打电话……而这一切只需要一条线路。不仅如此,内容多了,服务好了,价格也便宜了,这就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将带给消费者的未来。
  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5年内全面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并为这一路线图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少点利益多点共享
  对于三网融合的三方来说,都有自己的需要。但如果缺少了用户至上的宗旨,很难避免陷入利益之争。专家认为,只有服务业务创新才能带来新增效益,拉动消费。
  专家预计,三网融合在经济上会带动6000亿~7000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长期看,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间的比拼,最终应该定格在谁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和服务。北京大学教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总体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洪滨认为,不能仅仅是广电网抢电信网的宽带接入、电信网通过IPTV抢广电网的广告费。
  “许多人都把三网融合看做广电与电信之间的一场博弈,广电有人说电信太强了,应该受到抑制;电信有人说广电利用特殊垄断地位搞不公平竞争……谁来替互联网这个最先进的生产力说句话?”电信专家杨培芳教授说,“我早就说过,广播和电信都正在沦为落后的生产力。只有互联网表征信息社会的组织方式,正以超边际规律向所有生产、生活领域渗透,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
  杨教授认为,三网融合的精髓是在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承载所有广播电视和信息通信业务,目的是合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异质竞争共享信息资源,为老百姓提供高而不贵、日益丰富的应用服务。如果大家都热衷抢基础结构建设的蛋糕,忽略信息共享这个根本,很可能利益障目,不自觉地沦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更低资费更多选择
  国家如此重视三网融合,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增进广大百姓的消费权益和生活福祉。一方面,三网融合将使用户获得更多的消费选择权——上网、电话、看电视的机会和渠道能够变得更多样更丰富;另一方面,消费价格、成本也能由此变得更低廉——无论是上网、打电话,还是看电视,比以往都更便宜。
  资费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互联网基础网络的骨干网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主,两极垄断造成带宽结算成本过高,带宽接入成本已经成为接入商的主要负担。目前,视频网站总支出的60%~70%都投入在带宽成本上。三网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形成第三种力量,通过融合和共享网络等,降低接入成本,最终使用户资费降低。
  第二,三网融合可以共享网络,节省基础建设投资。全国政协委员赵金城说,国家每年节省数百亿元的投资,每户百姓每年就可省去四五百元的开支。更长远看,消费者能够在共享的基础上获得质量更高、价钱更低的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
  第三,三网融合有助于一网实现多种业务,直接给用户带来实惠。以前,看电视、打电话、上互联网,用户需要不同的线路,并向不同的运营商支付费用。当三网融合以后,只需一条线、付一份钱。
  第四,目前三网“老死不相往来”并互设壁垒的格局,不利于资费降低。以数字电视为例,价格超过有线电视。垄断造成用户不转成数字就只能看很少的台,还常常看不清楚看不舒服。而这几年宽带价格也是未降反升。三网融合可打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相对垄断的状态,由此可能带来看电视、上网、打电话的资费打包下调。
更多选择更多欢乐
  三网融合可以打通不同终端,数字化音乐、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手机电视、IPTV等视频娱乐将会获得较大发展,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数字化娱乐选择和娱乐体验。
  曾剑秋教授认为,运营者肯定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用户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不仅如此,三网融合后将运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服务水平也将大大提升。
  电信专家陈金桥预计,今年手机电视、IPTV等视频娱乐业务会获得更快的进展。传统上,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有线电视在客厅大屏幕上观看视频,而目前用小屏幕视频娱乐方式的趋势日益明显,三网融合为之带来更好的机遇。除此之外,陈金桥认为,三网融合打通了不同终端,数字化音乐、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未来将会获得更大发展,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快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更多选择尽在三网融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