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营养时代的理论基础
作者:陈玉松


    ■陈玉松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核糖体功能和机理作用的发现,使核酸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前沿高端科技和热点,也为珍奥开创的大营养理论和核酸代谢疗法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大营养理论是指以核酸营养调控因子、核酸本源营养素、核酸代谢疗法为核心内容,运用现代分子营养学、基因营养学、系统生物学理论与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精髓相融合的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通过全面阐述生命本源物质——核酸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神经信息传递等相互转化的生命活动中的平衡调控作用和机制,以核酸为核心的涵盖维持生命健康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泛营养素,以生物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研制的医疗器械、绿色环保净水器等多种类健康产品,结合科学普及营养知识、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针对社会与个体健康状况制定的整体健康促进计划及实施全方位健康服务的全过程。
  它提供了极富创造性、科学合理、健康可行的核酸营养代谢疗法和个性化的整体改善方案,以达到促进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增进健康的目的。它是对经典营养学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传统食疗的颠覆,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前沿高科技成果实践的结晶。
  一是系统诠释了核酸作为调控因子的主导作用。它本身既是营养素,又发挥着“营养”的作用,它是其他多种营养素的调控者、代谢过程的操纵者。核酸对于机体其他营养素、细胞因子如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激素等多种物质的合成(生成)量、供给量、分配量、吸收量、贮存各环节都起着调节控制、促进相互转 化最终达到代谢平衡,促进组织生长、损伤修复再生、抑恶扬善的核心作用。它体现在生命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直至衰老的各个阶段,体现在基因、细胞、组织、器官、整体各个水平上,所发挥的根本性整体性作用。
  二是揭示了核酸作为本源性营养素,是生命的原动力,在诸多营养素中的核心地位。核酸决定着其他营养素的原始生发,是它们的加工厂、生产机器。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中进行,而构成核糖体只有两种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其他诸如能量产生、激素生成都离不开核酸的启动和参与。如ATP参与能量代谢,CTP参与脂类代谢,UTP参与糖代谢,GTP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等。试问生物体内,哪一种物质能像核酸这样分布广泛、全程参与、主宰调控生命活动?
  三是核酸营养代谢疗法。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所有生物体遵循的规律,人类的生命过程也不例外。从新生命的诞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疾病、死亡,都在瞬息运动之中,这就是生命的代谢过程。在生命过程中,体内外物质交换和物质在体内的系列转变不间断地进行着,即物质代谢过程。进入人体的物质有维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有非营养素和有毒有害成分。所有物质进入人体后,都需要经过消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引起代谢异常或失调,甚至发生疾病。生命是个完整的、动态的系统。在复杂的生物体中,生物分子和调控水平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并且受到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营养素、酶、激素等代谢物质数量、质量的变化都可以引起身体某个部位的变化,可能出现疾病,也可能出现良性转归。
  机体健康状况是体内代谢物水平的外在表现,而核酸量的多与少是众多物质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的调节因子,是保持内在平衡的根本。核酸对保证人体细胞活性和功能,维系正常生理活动与疾病康复,尤其是代谢紊乱、营养失衡导致的富贵病、退行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大量国内外研究证明,核酸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合成量减少。新的“核糖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核酸摄入不足,细胞内核酸量减少,核糖体核酸量减少,就使核糖体塌陷,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降低,导致蛋白质合成的质量与数量下降,最终机体出现疾病。例如,核酸不足,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下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免疫力下降。核酸不足,酶的合成、活性和代谢降低,功能退化,进而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量利用度的变化,出现体内代谢失衡,长此以往就造成疾病。此外,机体肝、肠增生的强化,脑功能的增强,红细胞运氧量等都有赖于补充核酸。补充外源性核酸对糖代谢紊乱(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盐代谢紊乱(高血压)病人有益处。
  通过补充外源性核酸,利用核酸这个“外援”之手,强化身体机能,将各种对人体有益物质送达身体各细胞中各部位中,把有毒有害废物迅速排出体外,实现顺达通达平衡健康,就是核酸代谢疗法的机制与核心。随着核酸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人类自身保健之真谛之根本——核酸创造生命,保护生命,延长生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E2 版:3·15特刊 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营养时代的理论基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