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明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节气,万物复苏,踏青春游;这又是一个春雨纷纷的节日,祭奠亲人,培土添绿;这还是一个精神寄托的港湾,精忠纯孝,至情至爱……这个时节,对于地处山西的介休,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寒食因介公而生
“介休”两个字本身就是文化,这源于介公。早在春秋时期,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在晋文公饥寒交迫、陷于绝境之际,介子推割股奉君。晋文公回国执政论功行赏时,介子推功不言禄,耻于与逐利者为伍,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介子推抱树而死!晋文公为“以志吾过”,封绵山为子推田,改绵山为“介山”,把“定阳”改为“介休”,把绵山脚下的一个村改为“旌介村”,并下令每逢介子推被焚之日,举国禁火,家家寒食。
寒食节是对介公的思念与祭奠,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隋唐之前,寒食节的主要活动是家家禁火吃冷食,而且时间确定在寒冷的隆冬季节。这一时期的清明节还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24节令之一。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经过历史演变最终确定在冬至后“一百五”期间。随着唐代各种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官方的提倡参与,尤其在唐王朝颁行的 《开元礼》中增加了开元敕令中的 “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后,寒食节扫墓活动逐渐替代了禁火冷食,成为节日中的标志性活动。宋、元、金、辽时期,国人过寒食节盛况要超出唐代,如官府组织赋诗、馈赠、赏花、祭陵及节假日延长,寒食节主要活动由扫墓逐渐向踏青娱乐活动转化。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 “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时期。到清代,民间扫墓与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忠与孝的传承
每逢重温介子推的故事时,都会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介子推在最应该享受高官厚禄的时候却退避三舍,在最应该名扬天下的时候却归隐山林,在最有资格邀功争宠的时候却远离了红尘。介公舍生取义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介子推心里非常明白,晋文公是振兴晋国的希望所在,晋文公的安危关系着晋国的复兴大业,爱晋文公就是爱国家!介子推割股奉君的行为蕴涵着对祖国赤诚的至忠之爱!介子推流亡19年,而母亲孤苦一人艰难度日,为让母亲安享天年,他淡泊名利,绝尘而去,终日侍奉母亲,这种大孝之情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垂泪。
中国古代人民对介子推敬仰,根源于他赤诚无私的爱国之情。相传介子推死前留下血衣、血诗,言自己“割肉奉君的赤诚丹心”,只是“但愿主公常清明”。他用生命的代价告诫晋文公“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是介子推赤子之心的真情告白,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一种朴素情感——对清明政治、清明社会的向往是历朝历代炎黄子孙心中不灭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中加入祭祖扫墓的活动,演变成为一个至忠至孝意识、情感的节日载体,既要纪念忠臣介子推,又要祭拜自家祖先,以尽儿孙孝道。
忠与孝在寒食节中的融合,使得将忠孝作为立身、立国之本的中国古代人民有了形式上的表达方式,忠孝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忠与孝核心价值观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荣辱与共,不管遭受多少苦难,不管经历多少沧桑,中华儿女始终不离不弃,集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就是对祖国的至忠,对民族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