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介出损招 购房须谨慎
作者:孙蔚


    

■本报记者 孙 蔚
“干中介这行6年来,这是我所见过最严厉的措施。”北京一位房产经纪人对记者感叹道。日前,北京市出台了旨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京十二条”,明确规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第三套房停止发放贷款、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等,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
  与以往宏观调控时,各中介门店工作人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信心十足相比,“京十二条”的出台,让大多数中介变得没底气了。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望京、广渠门周边10多家中介公司发现,面对严厉的政策规定,有的中介公司为了揽客,想出了假离婚、“隐婚”等不少应对新政的损招。

招数一:假离婚暗度陈仓

  日前,当记者以“想咨询买房”为由出现在北京广渠门某中介公司门店时,多位房产经纪人一下子就把记者围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谁都不想让这单上门的生意跑掉。记者询问如何才能规避新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绞尽脑汁地为记者“出谋划策”。“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您不妨可以试一试。”房产经纪人小刘告诉记者,他们最常操作的办法就是假离婚。“3月份我有个客户,夫妻俩在富力城买了一套二手房,用男方名字过的户,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转手把房卖了。最近他们想在附近再买一套,又来找我。如果按第二套房算的话,他们贷款就得首付50%,按揭利率也要提高。俩人一合计就去办了离婚,打算离婚后用女方的名字买房,这样可以享受第一套房的优惠政策,等房本下来了再复婚。”小刘劝记者说:“这种办法最管用,也没什么风险。”
  这看似荒唐的举动,在记者走访多家中介后发现并不稀奇。几乎每家中介都经手过为了继续享受第一套房首付优惠政策而选择假离婚的购房者。在望京花家地附近一家中介门店,记者了解到,从4月中旬出台调控新政之后,单这家门店就经手了3起假离婚案例。
  北京方诚律师事务所邹林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假离婚其实风险颇大,离婚之后有些人假戏真做,一方见异思迁抛弃另一方,拒绝复婚,从而致使双方矛盾激化,形成社会不安定隐患。

招数二:“隐婚”蒙混过关

“您的户口和您老公的在一起吗?如果还没有那就好办了。”一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户口本并未更改过婚姻状况,依然可以作为未婚人士购买住房,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当记者质疑“隐婚”在审核中能否被查出时,这位工作人员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民政局登记结婚的系统与银行办理贷款等系统并未联网,完全不用担心会被查出。“只要您没拿结婚证去当地派出所把户口本上的婚姻状态改成已婚,那就没问题。这个政策也就是吓唬吓唬炒房的,要真一个家庭只让买一套房,我们的店就得关门了。”
  记者致电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听说过此类现象。但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市民的婚姻登记情况并未与其他部门联网,因此很难进行核查。

招数三:假户口本偷梁换柱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乏遇到持“有钱能使鬼推磨”观点的中介人员。当记者表示想新购两套房产,却担心政策不允许时,一位中介人员十分不解:“您有钱还怕什么,我们可以帮您运作,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当记者表示户口本已经写明已婚,并且已经拥有一套房产时,这个中介人员暗示记者可以办一个假户口本:“我们干这行还能没有数?您放心,只要您肯下决心,我肯定能帮您办妥。”
  当记者想要进一步了解如何运作时,这位中介人员推辞说不便透露:“我只是给您出这么一招,风险肯定是有的,我们都会提前跟客户讲好,具体想怎么做就看您自己了。”
  对于假户口本这一招,在记者随后的走访中发现,许多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并不赞同:“这个风险太大,查出来的话要负法律责任,我们还是建议您不要这么办。”

招数四:打时间差同时贷款

  当记者表示,不想通过假离婚或冒风险办假户口本时,中介人员小谢告诉记者,如果非要购买一套以上的房屋,可以在看好两套住房之后,同一天或同一时间段去不同的银行办理贷款。
  “我们可以控制贷款审批的时间,不至于被银行发现。但我还是建议您在形势不太明朗的时候先买一套算了,目前的市场形势我们也没什么把握。”小谢说。
  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据北京一家商业银行负责信贷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确实存在操作可能性,且银行很难防范。“贷款买房的信息在银行放贷两个月后才能查到,首次买房者若在此期间向多家银行贷款买多套房,银行无法查到他在其他银行的贷款买房记录,就会按首套房来办理。”他表示,即使银行之后查出买房人同时贷款购买了多套房,也只能调整其贷款利率,无法增收首付款。

●相关链接

串通骗购房中介公司和购房者都将担责

  对于中介公司的种种投机之举,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记者表示“基本都行不通”,特别是办假户口本的行为涉嫌违法。“现在的政策目的就是抑制投机炒房,市场会在一段时间后趋于平稳。”顾云昌建议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最好错开这一时期,等市场平稳之后再购房。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住建委已经出台相关规定,中介机构如果与购房人串通骗购住房,将暂停其网上签约的资格,并将其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予以曝光。
  “提醒购房人千万不要冒险钻政策的空子,否则高昂的代价必须自己来承担。”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志对记者说,如果购房人填写虚假信息骗购住房,无法办理网签等购房手续,所有的违约后果都要由购房人承担。
  同时,如果房管部门发现购房者骗购,会将其行为通报给相关贷款机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骗购房,银行那边也会有你的不良记录,今后你再办理贷款,将无法享受优惠政策,甚至有可能无法办下贷款。”陈志说。
本报记者 孙 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楼市纵横】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介出损招 购房须谨慎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