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自主招生受瞩目,教育部称——
高校自主招生规模不压缩
作者:孟刚


    ■本报记者 孟 刚
  近日,高校自主招生因被指将压缩规模,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则回应称,2010年高考的各项改革将继续深入,自主招生的规模不压缩。今年将有8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75所是部属高校,5所是地方高校。
教育部称未压缩规模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教育部自主招生选拔试点政策全面收紧,今年要求全部自主选拔试点高校都必须提前报批。该报道还指出,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教育部之所以全面收紧自主招生政策,正是由于自主招生考试已沦为若干场小高考,日益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自主招生考题的高考化倾向,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选拔特长生的作用。
  针对此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2010年高考自主招生中,教育部将在去年76所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的基础上,新增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等几所省属“211工程”大学。至此,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达到80所。今年这些新增院校将主要在本省进行试点招生。在8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75所是部属高校,5所是地方高校,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2%,其他高校比例控制在5%左右,所以自主招生的规模并没有压缩。
  据了解,今年,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情况各有亮点。清华大学计划今年在全国招生3360人,在总体规模与去年持平的前提下,自主招生的人数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北大从去年底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今年初举行的面试中,首批“校长推荐生”都凭借自己优秀的表现获得北大降分30分的录取资格。
自主招生争议由来已久
  尽管各学校的自主招生亮点很多,但事实上,随着2003年我国开始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对自主招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支持派认为,自主招生另辟蹊径,让考生拥有更多选择的自主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不拘一格地选拔出了很多可塑之才,基本上契合该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但反对和质疑的人却认为,最近几年来,自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考生赶考压力日益增大,而其对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所起作用十分有限。从过往被自主招生录取的案例来看,很多考生是因为“特殊才能”被录取的,为了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许多家长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些开支对于一些经济能力一般的家庭来说,是负担不起的。而且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劣势的一方,政策的不公平只会加大教育的城乡差距。
  业内人士认为,在深化自主招生的改革进程中,应充分重视公平问题,勇于采取有力、透明的内外监管监督措施,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才能支撑自主招生政策在人才选拔之路上走得更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校自主招生规模不压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