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震
如同人的脚,轮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承担着上吨重的负荷,还要面对复杂的路况。更为关键的是,因为汽车的重量没有均匀分配到所有四只轮胎上,定期轮换对于保持轮胎的均匀磨损和最大限度延长轮胎寿命,是不可缺少的。
4月份,北京消费者袁丁正开车行驶在路上时,感觉到车胎在发抖,停车后发现右后轮被扎进去一个小铁片,已经快没气了。他随即将备胎换了上去。等他去4S店保养时,维修师傅告诉他,光是将备胎换上去还不行,最好将几个轮胎交叉换一下。袁丁很不解,只听说过人工作要轮岗,从没听说过轮胎也需要轮岗。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车主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换胎,他们认为如果哪只轮胎出现了问题,换上备胎或是重新更换轮胎就可以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轮胎也需要进行换位。
如今,多数轿车是发动机前置前驱型,使前轮负荷较大,同时还要负责转向等控制,导致前轮比后轮磨损严重。另外由于前后轴悬挂定位角度的不同,使各轮胎磨损程度和磨损位置也不同。长此下去,会使轮胎偏磨更为严重,不仅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消除由于偏磨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需要让轮胎定期换位“轮岗”,以此保证每只轮胎都能达到工作强度的平衡,合理的换位可使轮胎的使用寿命延长20%。
当然,轮胎换位不是随便换的,这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要做轮胎换位,请遵照《车辆使用手册》中汽车生产厂商的调胎建议,如果厂商未对具体调胎期限加以规定,通常前轮驱动的车辆每行驶8000公里时应做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则需要在每6000公里时换位。但如果2万公里以上都没有换位,轮胎的磨损已经形成,就不建议进行轮胎换位了,以免发生跑偏的现象。一般来说,前轮和后轮驱动车辆是交叉换位或者是同向前后轮直接对调。单导向轮胎的调位方法则不同于此,只能前后轮直向对调、不能左右交叉。“轮岗”之后,最好做一次动平衡和四轮定位。再有就是轮胎的首次轮换非常重要,切记在每次轮换后根据车辆制造商的建议调整胎压。
此外,车轮胎换位一定要注意“四同”,即同一厂型轮胎、尺寸、花纹、规格(胎体帘线层数、允许充气压力与负荷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车辆因爆胎等其他因素,仅将个别轮胎更换了厂型或花纹,也有的车主使用了尺寸稍有变化的备胎,这时就不能简单地进行轮胎换位,只有厂型、尺寸、花纹、规格四者相同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轮胎换位,否则也会造成跑偏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