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系统大力推进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纪实
图上: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刘慧在自治区工商局局长马云海等人陪同下,来到中卫市考察消费教育与维权进课堂工作 张珍祥/摄
图左:工商干部在为学生们讲解维权知识 赵 恒/摄
图右:中卫市第五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开消费维权主题队会 赵 恒/摄
■本报记者 贾 君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这首宁夏童谣唱出了宁夏的山川特点,更唱出了宁夏人的自豪。近几年来,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夏自治区工商系统全面落实“四个统一”,着力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消费教育与维权从娃娃抓起,力推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6月20日至6月23日,本报记者赶赴宁夏,采访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在这片6.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根发芽、全面开花的盛况。
娃娃学了维权知识帮了家长好大的忙
“多亏学校开了消费维权课,娃娃们学了后可是帮了大忙哩!”想起两年前的那场维权经历,宁夏中宁县渠口农场农民张汉旭感叹之际,对工商机关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那是2008年夏天,张汉旭等59户农户种植的玉米因出苗率低几近绝产。明明知道种子有问题,焦急万分的农户们却不知道该如何讨回损失。正巧,张汉旭在中宁县第三中学上学的儿子张士渊回家,得知此事后,张士渊把刚从学校学到的维权知识给大人们讲了一遍,并带他们到中宁县工商局申诉。
受理申诉后,经中宁县工商局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问题的确出在种子上。在执法人员的调解下,出售种子的公司向59户农户赔偿损失8.6万元。为此,张汉旭等农户特意给学校和工商机关写来感谢信,信中说:“孩子学到的维权知识,帮了我们的大忙。”
“千万别小看受过维权‘专业培训’的中小学生,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他们敢于说‘不’。”说起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的成果,宁夏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继峰的脸上溢满自豪。
6月20日中午,山环水绕的银川城热浪滚滚。与记者聊起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的工作情况,王继峰娓娓道来。他说,中小学校园周边一直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以往工商等部门每年都进行专项整治,但经常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怪圈。如何走出这一怪圈,让孩子们远离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成为宁夏自治区工商局和消协直面的一道必答题。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未来的消费维权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及时开展消费维权教育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将起到极大的作用。”王继峰说,在自治区工商局主要领导的推动下,2007年6月,自治区工商局和教育厅、消费者协会组织实施了“消费维权从娃娃抓起”工程,以中宁县为试点,将消费维权作为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纳入素质教育。
中宁县工商局、消费者协会联合教育部门编写了《消费维权知识实验教材》,并把消费维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引入中小学课堂。之后,在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陆续建立了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聘请校长、少先队辅导员、教师担任联络站站长或辅导员;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超市、商场进行消费体察,用鲜活的案例提高中小学生识假辨假能力。随着这些消费维权教育活动的逐步开展,中宁县初步实现了消费维权由事后受理处理为主向事前预警和超前防范的转变。
2008年5月,“中宁经验”在宁夏自治区工商系统全面推广。之后,消费维权教育活动在自治区全面开花。银川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制作了中、小学版消费维权教学光碟,将消费维权知识编辑成儿歌、三句半、宁夏坐唱、快板等形式,利用学校课间休息进行广播宣传。石嘴山市工商局惠农分局开设了12315消费维权远程教育学校,工商人员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消费维权知识,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宁夏自治区工商局副巡视员、自治区消协会长张寅东告诉记者,通过自治区工商局、消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宁夏130多万名中小学生对消费维权知识快速了解,科学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学生们的“小手”拉住了数百万家长的“大手”,为宁夏自治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维权小哨兵构建和谐大局面
6月21日,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记者在银川市采访了多所中小学校。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是该区办学条件较好的一所小学,标准的塑胶操场,漂亮的教学楼群。教学楼的门口设置了消费维权进校园的宣传长廊,里面张贴着孩子们学习消费维权知识后动手画的各种维权漫画。
走进教学楼,五年级1班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买东西,要注意,消费者是上帝,公平交易是第一。小学生,是花朵,自我保护有意识……消费维权渠道多,就近可找工商所;电话维权也方便,侵权快拨12315。食品安全重如山,消费不当糊涂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该校校长汤卫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从2008年开始,银川市工商局兴庆二分局和我们学校联手共同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活动。3年来,消费维权专题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孩子们从课堂上、展览中认识到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不合格商品。”
银川市消协秘书长贾明向记者介绍说,银川市工商局和银川市消协在全市中小学中发展消费维权“小哨兵”,在课余时间对学校周边店铺进行监督。
趁着课间休息,记者采访了第二小学五年级的两个“小哨兵”,一个叫蔡佳妮,一个叫姬文珺。姬文珺对记者说,她的一篇征文《消费维权从我做起》受到老师的好评,于是班主任推荐她当上了“小哨兵”。与记者对话中,小文珺对什么是“三无”产品、买到过期食品怎么办等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蔡佳妮对消费者的9项权利牢记于心,她很自信地背诵给记者听。
宁夏自治区消协秘书长王继峰对记者说,这些维权“小哨兵”,如同工商、消协等专业消费维权队伍的战略预备队。他们在工商干部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周边商铺、摊贩找“碴”,使一些以学生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店主,自觉提高了守法经营意识。目前,兴庆二分局在11个学校发展了220名消费维权“小哨兵”。
当天下午,记者在银川市的唐徕中学、奕龙小学等多所学校,看到了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的生动景象。
银川市金凤区奕龙小学六年级二班的杨磊同学,向记者描述了他帮助弟弟维权的事情:“弟弟在小学一年级读书。一天中午,他在学校附近的商店买了一袋麻辣食品吃。当天晚上弟弟感觉肚子疼。第二天,弟弟说昨天跟他吃了同一种食品的同学都泻肚了。于是我就想,会不会是食品变质了呢?”
杨磊说,放学后他直奔商店,对售货的阿姨说:“你商店里的麻辣食品可能变质了,昨天我弟弟和他的同学吃了,全闹肚子了。”“瞎说,我的货物都好好的,他们一定吃了别的东西才闹肚子的。”阿姨毫不客气地说。正在这时,又有几个小学生来买这种食品。他们买完后杨磊上前说,哥哥帮你们看看这种食品能不能吃。杨磊一看,上面既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也没有生产厂家、厂址等。想到在学校学习的维权知识,杨磊立即赶到附近的工商所,向执法人员讲了自己发现的情况。工商所执法人员马上到店里检查。果然,这里卖的麻辣食品全是“三无”产品。执法人员没收了这些不合格食品,对商店进行了处罚。“工商所的叔叔们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学法、懂法的好学生。”杨磊自豪地说。
银川市工商局局长马耀华对记者说,目前,银川全市309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开展了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普及率达到100%;所有中小学校都已设立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全市5325个班级张贴了教学挂图并配发了黑板报宣传册,资料的发放率达100%;受教育学生人数达265975名,受教育家庭数达153736个,覆盖率达100%。马耀华说,今后,银川市工商局将再接再厉,倾注全力打造消费维权环境更加和谐的银川。
未雨绸缪从小抓起消费教育融入校园
消费维权进学校、进课堂的发源地是宁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
6月22日一大早,记者沿着与巍峨雄壮的贺兰山平行的高速公路南下,驱车3个多小时到中宁县采访。整整一天的采访,记者看到了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在宁夏大地结出的硕果。
当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中宁县最为偏远的一所中学——大战场乡中学。校门前的影壁上,“务实开拓不懈怠,科学民主有方略”的校训映入记者眼帘。
说到消费维权进学校、进课堂给学生、学校带来的变化,该校校长宋万斌感慨颇深。他说,让孩子们掌握科学消费的知识,比单纯会解几道数学题有用得多。自从2007年9月开展消费维权进学校、进课堂活动以来,大战场乡中学专门设置了消费维权知识课,每周一次,3年来从未间断。现在,消费维权知识真正在学生心中落地开花,学生的生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记者在该校七年级12班看到,班主任董文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董老师板书漂亮工整:一、消费者要练就一双慧眼;二、消费者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不要轻信广告,警惕商家的促销活动……
七年级13班上的是“消费维权观摩课”,记者进来时,4名初中生正在表演情景剧,农村卖假药的小商贩在忽悠消费者,后来识破其伎俩的学生拨打12315,卖假药的小商贩终被工商人员查获……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中宁县第一中学。中宁县的消费维权教育进校园是从这里发端的。该校副校长李维柱对记者说,关注学生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中宁县工商局和我们教育部门联合起来,力推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开展3年来,学校没有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学校周边的小商贩没有了市场,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更好了。
中宁县第一中学高一1班班主任张丽萍,刚开始认为消费维权进学校、进课堂活动会对正常的教学形成冲击。一年下来,她发现班上孩子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吃穿方面攀比现象逐渐少了,用在学习上的心思多了,崇尚简朴的好氛围又慢慢在学校里回归。
高一年级3班的潘宁同学是一个很腼腆的女孩,红红的脸庞带着西北阳光的味道。她对记者说:上高中一年来,她和同学们上了两次消费维权教育课,进行了一场有关食品安全的辩论会、一场科学消费的演讲比赛。她笑着说:“我们现在非常注意食品安全,买食品我们要先看有无QS标志。”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中宁县工商局局长刘建斌身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通过开展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全县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科学、健康、文明、诚信、理性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假冒伪劣商品和不健康、不文明消费的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红盾卫士千辛万苦换来消费环境万紫千红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每一个青少年个人的进步、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民族兴旺的重大问题。”说起大力推进消费维权进学校、进课堂活动的初衷时,宁夏自治区工商局局长马云海很动感情。他说,由于年龄小、阅历经验欠缺、识别能力弱等原因,确保青少年消费安全和健康成长,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健康、安全、科学、绿色、理性和节俭的科学消费观,树立依法维权的法治理念、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马云海对记者说,为了做好“消费维权教育从娃娃抓起”这篇大文章,2007年6月4日,宁夏自治区工商局、教育厅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消费维权教育活动的意见》,就全区开展这一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2009年3月,自治区工商局、教育厅、消协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青少年消费教育和维权工作的意见》。同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了这一意见,对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消费教育与维权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目标、主要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中卫、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性地在中小学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消费维权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建立了消费维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马云海表示,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抓住了源头,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是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广大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治本之策,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消费教育抓实了,执法工作也好干了;消费者主体意识增强了,经营者行为也较规范了;市场秩序好转了,执法成本降低了,治本之策的效果出现了——校园周边消费环境整治走出了“整了好、好了乱、乱了整”的怪圈,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消费维权工作效能明显提高。
“两进”活动在宁夏大地火红开展的情况,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高度评价,他批示说:“这是工商工作和消费维权工作的一个创新,充分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和对后代负责的精神。希望自治区工商局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继续创新工作,建立起中小学生消费维权的长效机制,特别要抓好食品安全,把食品摊点管理好、整顿好,让人民群众放心,让学生家长放心。”
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消费教育与维权进校园、进课堂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高度肯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宁夏自治区工商系统全体人员在这项创新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回报。截至目前,全自治区有1982所学校顺利开展“两进”工作,组织消费教育课堂讲授2736场次,51.3万名学生和13.6万名学生家长接受了教育。在1653所学校建立了消费维权联络站,有专兼职维权工作人员3100名,配备了1653台微机,实现了学生网上维权咨询和投诉。全区各级工商、消协共向师生发放维权知识等宣传材料16万份,发放自编试验教材5.6万本,视音教材3000张;调解处理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的消费投诉1036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6万元。“两进”工作产生了“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千万个学生带动千万个家庭,千万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联动效应。
一组组数字凝聚着宁夏工商执法人员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而甘愿奉献一切的忘我精神,凝聚着工商干部对100多万中小学生的真情与挚爱。也许,这些付出没有鲜花与掌声,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也许,这些艰辛并没有被更多人关注,甚至充满了辛酸和苦涩,但宁夏自治区工商系统的红盾卫士们在探索消费维权教育新模式中所做出的这些开拓性工作,使600万宁夏消费者受益颇深。用百姓自己的话说就是:“娃娃学了维权知识,帮了家长好大的忙。”